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新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故障 被迫用老仪器排除

2014年12月11日 09:1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初冬,东南沿海某丘陵地域炮声隆隆、车轮滚滚,总装某保障大队一场实战化装备保障演练拉开战幕。

  首次千里跨区机动,首次与军区作战部队混合编组,首次锤炼全天候全地域保障能力……征尘洗尽,回望烽火,该大队大队长张东湖感叹:“面对未来战场,如果不能突破思想观念桎梏、补齐素质短板,平时实验室里形成的装备保障能力,只会离实战越来越远!”

  1

  千里机动,部队顺利到达配置地域,大队领导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不过,“老军工”蔡载乾却“满腹牢骚”:这一路,太清闲!

  卫星侦察、炮火攻击……行军路上,“敌”情接踵而至,装备故障时有发生,抢修力量捉襟见肘,蔡载乾却只能待在运兵车里干着急。

  全装跨区机动,是大队实践的新课题,考虑到刚刚集结的来自地方厂家的11支动员保障力量实战经验几乎为零,有人建议:为稳妥起见,参与演练的筹组单位人员只需在运兵车上体验。

  “上了战场,我也是个兵!”演练第一阶段复盘会上,筹组单位代表纷纷表达“不满”。大队党委反思:信息化高精尖装备陆续列装,军民一体化保障是必然趋势。宁可演练成绩差一点,也要让各支保障力量在实战化演练中真正“融”起来!

  打破组织界限,将保障力量依据功能区分重新编组,蔡载乾也被编进了装甲装备保障组。演练初期,高密度、高难度的故障设置,确实让还在磨合期的保障体系有些招架不住。然而愈往后,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保障合力逐渐显现,蔡载乾所在的保障小组排除的21项战损故障,均比预定时间提前。

  2

  此次实战化演练,工程师王君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终于能走出实验室在战场上一试身手,忧的是万一成果经不起检验就“砸”了脸面。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演练中,一线阵地传来保障请求:新型反坦克导弹发控装置出现故障。王君携带自主研发的调试装置迅速前往。反复测试,就是检测不出故障所在。王君急得直冒汗,只好启用作为备份的“老”仪器,花了十多分钟才排除故障,让导弹顺利发射。

  王君的尴尬,让大队党委认识到:“成果不经战场检验,只能算半成品!”战场是最诚实的质检员,实战化环境越严酷,对科研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大。

  只有通过实战的检验,才能贴上合格的标签。电路板自动测试系统、便携式导弹顺序检测仪、组合限位开关通断检测仪、电位计调校检测装置……一项项科研成果应用到了演兵场。演练中,共有37项科研成果经历战场淬火,其中32项通过大考,5项成果不合格。

  3

  演习落幕,等待参训官兵的不是庆功会,却是一场自上而下反思得失、聚焦问题、深剖根源的检讨式复盘总结。

  战略与战役装备保障力量的定位与任务区分还不清晰,两级保障力量未有效融合、形成合力;战略筹组保障力量平时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短暂的临战训练还难以让他们适应实战环境;演习中未涉及备件器材请领与运用,战时备件器材的储供体系未得到有效检验……

  “战场上出现的问题,就是明天的攻关课题。”记者在该部《装备保障实战化演练检讨式总结》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留给了问题检讨和整改措施。针对演训中17项突出问题,该大队直接问责到人,采取拉单销账、限期整改的方式促进提高。(祝鲁金 梁 超 本报记者 徐小龙)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