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演习前不修路:敌人会等我们修好路再打?

2014年12月11日 09:44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黄方敏(左)与裁决员交流。    邵中红摄

  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如果把一场演习看做一次砺剑,“红军”是那把剑,“蓝军”是磨刀石,而演习场上的导调官则如同战场“魔术师”,布阵红蓝攻与防。

  作为南京军区组训导调专家,三界训练基地副参谋长黄方敏用点石成金的“魔手”创造了一连串骄人成绩:担负组训导调任务18年来,组织裁评57场演习,牵头构建了区分12种能力、180多种行动、5000多个评估点的作战能力评估体系,组织编修了20余万字的对抗训练法规性文件。他先后获“全军优秀参谋”、“全军首届优秀军事人才奖”等荣誉,3次荣立三等功。

  做到极致才是尽善尽美

  “激光器材PID号码编配总表有漏项”、“红军战斗力指数配置没有更新”……

  盯着显示屏上飞速闪过的各类数据图表,黄方敏心细如发,交待参谋人员逐一修改完善。这样的镜头在黄方敏身上总会不时出现,而大家也笑称他是一个“偏执”的完美主义者。

  在黄方敏看来,干好本职光精益求精还不够,只有做到极致才是臻于至善。2007年,在修订军区对抗法规过程中,方案组人员围绕“演习暂停”的定义发生分歧。大多数人认为,明确人员、装备停止行动原地待命即可,没必要做太多文章。黄方敏陈述利弊力排众议,坚持将电子对抗、空中飞行器这些新型作战力量的行动以及侦察、渗透、穿插和装备调整等行动加以限制。

  有人劝黄方敏,上有总导演下有导调员,作为总导演助理当好“传声筒”就好,干嘛要处处较真。“如果对现有的问题和矛盾不较真,那就是对战斗力不负责!”黄方敏的话掷地有声。其后的历次演习实践,充分证明了提前预想、细化规则的必要性。

  指挥信息系统配发部队之初,上级要求在演习中加强使用,但不少指挥员仍然习惯于一张地图、一支铅笔、一部电话指挥打仗,由于导演部监控手段有限,不少人借此“蒙混过关”。

  作为基地技术系统研发牵头人,黄方敏为此伤了不少脑筋:演训系统和指挥信息系统因保密原因,禁止互联互通。

  一天,他到基地军营网吧查资料。当他看到军网和基地局域网的两台电脑主机却只连一台显示器时,顿时来了灵感:为指挥信息系统加一个分屏器!

  问题迎刃而解,黄方敏成功地将部队指挥控制系统、侦察情报系统接入到基地演训系统,在全军首次实现了对参演部队指挥过程、指令信息、行动时间、交战态势、打击效果等演练信息“五位一体”监控。这一成果在2012年全军对抗训练研讨交流活动中得到各级训练专家的赞誉

  观察入微才能确保打赢

  黄方敏痴迷于研究作战,在基地内享有盛名。一次在机关饭堂吃饭,他被《动物世界》里的镜头吸引住了:小海鸠正在学习飞翔,扑棱着翅膀从高处飞下,眼看就要着地。突然,一只狐狸从洼地的草丛里腾空而起,一口叼住了小海鸠。

  “这不正是我们演习中的机降与反机降作战吗?”黄方敏若有所思,见身边的机关干部一脸茫然,他解释道:狐狸伏击地点的选择、出击时机的把握,都是我们演习中反机降要重点把握的问题;而小海鸠如果能滑行的更远或选择在海上降落,就可以避免危险。

  作为足球场和篮球场上的常客,黄方敏常讲:球场如战场,一定要讲究战略战术。

  一次演习准备工作的间隙,他在操场上踢足球。当他连过两人射进一球后时,却突然停下步子,将导调一科参谋田俊杰叫了过去:“你们做的演习方案第十部分,关于红军战法的阐述不是很合理,不能老搞硬碰硬,这要是在球场上就要受伤退场了。要避实击虚、虚实结合,善于打乱敌人的节奏、制约敌人的行动,这样离进球就不远了。”

  黄方敏每次演习方案汇报、战场态势汇总时,只要一页提纲、一个沙盘、一幅态势图,从来不用讲稿。 

  全军对抗训练交流研讨活动期间,他担任演习想定汇报工作,介绍演习中红蓝双方初始态势和整体设计等情况。面对数十名将军,他对着地图,整个演习想定20多页纸完全脱稿,没出一点差错。 

  有人曾善意提醒过他:这么重要的场合,还是把方案拿在手里比较稳妥。黄方敏的回答干净利落:作为军人,如果连平时演习都要照本宣科,那还能叫得响打胜仗吗?

  条件设难才会逼出短板

  多年来,黄方敏一直坚持这个信条:通过设难演习条件、从严把握标准,逼出受检部队的短板弱项。

  一次演习前夕,演习场区突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部队指挥员向到驻训点检查工作的黄方敏提出以少代多参演、组织道路修筑、阵前预置工程保障力量等请求。

  “战场上,敌人会等我们修好路再打吗?”他当即拒绝。演习中,红方果然出现了多起履带脱落、实车淤陷、机动道路受阻等情况,黄方敏建议总导演顺势诱导部队现场抢修、拖救、清障。演习结束后,红方指挥员感慨,演习不光锻炼了部队打仗的能力,还让他们的处突应变能力和后装保障能力得到了一次检验!

  对于黄方敏这员爱将,基地司令员陈富群这样评价:敢唱红脸、能较真。对此,他底气十足:“只有平时训练从难从严,战时才能稳操胜券!”

  黄方敏对演习场的掌控力很强,是演习总导演的得力助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也被参演部队“呛”过。

  一次演习中,红方在攻打某高地时遇到对方火力压制,但他们却没有活用战术,也未召唤上级火力,而是用人海战术实施强攻,导致最终战损高达70%。

  演习结束后,黄方敏对红方指挥提出质疑。对方振振有词:“我们也是为了尽快完成当前任务,况且没有违反演习规则!”他一时词穷。

  这件事让黄方敏深切地意识到:搞好组训导调顶层设计如同给电脑软件安装补丁,不能指望一劳永逸,必须不断修复、及时更新。他提出在演习中采取态势加战损“双轮驱动”的模式,引导部队指挥员更加重视作战过程中的筹划、决策、指挥等关键环节,这一完善胜负裁决标准的建议得到了一致认可。

  2010年7月,基地列装一批复杂电磁环境构设装备,军区首长提出要在9月的演习中使用。

  前后只有45天!黄方敏再次临危受命。他从受领任务当天起,就打起背包住进了装备仓库。从研究《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电磁环境建设指南》等资料开始,让人将外文说明书翻译成中文逐字逐句推敲,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先行试点单位,再不行就打电话给厂家……

  不久,系统总装单位带领各分系统设计单位,来基地调试装备。对方征求黄方敏系统建设要求,他拿出纸笔,从系统搭建框架开始画起,内场要素功能定位、信息传输手段建立……接连画了10张框架图。

  设计人员根据框架图,只花几天工夫就完成了所有安装调试。总装单位负责人感慨地说:“安装了那么多单位的设备,到这最轻松!”

  本报通讯员程永亮邵中红

  本报记者席锋宇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