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德军援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幕后政治运作(图)

2014年12月11日 10:31 来源: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0)

  德国提供给库尔德人的“米兰”导弹

  德国提供给库尔德人的G-3步枪

  据美国“War is Boring”网站消息,经过两个多月的积极运作,与“伊斯兰国”苦战多时的伊拉克库尔德“自由斗士”武装,终于拿到了来自德国的军火援助。对德方而言,这是该国在二战后首次向战乱地区提供军援,其中的政治意义比军事价值更高一筹。

  这笔军火买卖始于德国政府今年夏天做出的一项紧急决议。从9月开始,由步兵教官组成的小团队便先期前往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埃尔比勒,以便让“自由斗士”提前熟悉德制武器。不用说,后者肯定知道如何操作俄制AK-47或PKM通用机枪等中东地区常见的武器,但对MG3机枪、G36突击步枪和P1手枪等精工细作的德制产品十分陌生。

  8000支G36突击步枪和40 支MG3机枪被打包启运,更重要的是攻坚武器。柏林的一揽子清单中,包括30个“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加上200个“铁拳3”单兵火箭筒。

  为了让这些家伙物尽其用,德国国防军将40名“自由斗士”邀请至哈默尔堡步兵学校受训。

  对德国军方来说,移交几千件在国内供过于求的武器并不是什么麻烦事。这起军火交易背后的政治运作其实更具看点。

  二战后,德国立法规定,禁止向战乱国家出售武器和军事物资。尽管听起来充满正义感,但该项政策允许向邻国出售军火,以便后者将其转卖给任何有需求的客户。但在2014年,柏林意识到,必须向库尔德人提供更直接的支持,因此,如何绕过政策限制成为最大问题。

  于是,官方设法将这笔军援包装为“国家间支持”,这种活动的目的通常被定义为“帮助弱小国家建立自卫力量”。由此,柏林得以将武器“免费送给”库尔德人,因为不涉及交易金额,此举进一步令可能的反对者无机可乘。惟一的漏洞在于,库尔德人是否拥有自己的“国家”?公众舆论不乏质疑之声,但这无法影响政府做出“自由裁量”。

  最重要的是,“国家间支持”无须议会批准,只需要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点头,而后者通常独立开会并秘密议事。所以,政府可以“先拍板,再宣布”。为了缓解压力,德国政府稍后将该问题提交至联邦宪法法院,后者裁决议会对这笔交易有知情权,不过仅此而已。

  始于秘密计划,未经公众同意,在执行过程中又带有典型的“日耳曼式精确性”——就这样,德国完成了抗击极端组织应尽的国际义务,顺带第一次突破了自身制订的防止武器扩散政策。(史春树)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