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新战车海拔4700米试验 人员头捆背包带减头痛

2015年01月05日 08:3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在昆仑山下的戈壁滩上,总装装甲兵某研究所试验场部队每年都要经过被誉为“高原兵城”的青海省格尔木市,赴高原地区进行新型装备适应性试验。2014年12月中旬,某新型战车在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进行高原试验,记者获知消息后随队一同前往。

  清晨,格尔木还没从睡梦中醒来,试验车队已整装待发。

  迷彩服、墨镜、陆战靴……包括记者在内的每个人都全副武装。大家都被一种临战的气氛所感染,出征的感觉神圣而庄严。

  格尔木冬天的冷,让人即使坐在车内,也得一个劲儿地裹紧棉大衣。

  前一天傍晚,大队召开高原公路行军动员大会,再次明确行动方案,并提醒大家按时服用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

  据介绍,这次参加高原试验的官兵,年龄最大的是60岁的高工,最小的则刚毕业。其中,有一半以上曾多次上高原参加试验。

  该试验场政委李全胜向记者介绍,车队第一次上高原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因高原反应倒下了:有的昏迷不醒、有的呕吐不止、有人为了减轻头痛将背包带捆在脑袋上……

  正说着,晴好的天空突然变了脸,风雪交加,不久又下起了冰雹。

  气温骤降,空气更加稀薄。很多人穿上了皮大衣,但杨羽、陈文文等几名战车驾驶员为了方便操作驾驶,仍坚持穿着单薄的作训服。

  作为经验丰富的试车员,杨羽和陈文文比别人更清楚,这样的气候条件,无疑是进行战车性能试验十分难得的机会。但因空气太稀薄,试验的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卸载、集结、翻越山口……几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在高原的风雪中,几乎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头痛欲裂的陈文文心里重复着:坚持、坚持、再坚持!

  尽管宽大的迷彩服里套上了一层层御寒的衣物,可记者仍在风雪中不停地抖着。寒风锋利无比,一刀一刀地割着脸庞。

  终于,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驾驶新型战车以不可阻挡之势翻越昆仑山口!

  在战车巨大的轰鸣声中,记者突然想起测试室副主任李旦红曾说过的话:“国庆阅兵时,驶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新型装甲战车是我们试验定型的!”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一直眉头紧锁的李全胜,此刻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他对记者说:“装甲装备试验,不只是对战车的试验,更是对人的考验!”在高原,他们要与严重缺氧抗争;在寒区,要与近-50℃的低温搏斗;在海上,要与狂风恶浪角逐……严酷的自然环境,既检验着装备的性能,更考验着官兵的顽强意志和生理极限。

  工程师常颖是高原试验场上唯一的女性。她对记者说,为拿到完整数据,一次试验,他们往往要跑完一台战车的寿命。

  “既然是研制中待定型的装备,各项性能指标肯定不是十全十美,否则,我们的试验也就失去了意义。”工程师裴金顶对记者说,试车官兵最大的追求,就是所负责试验定型的战车,能尽早接受实战的检验!

  这是一支任务性质特殊的部队,担负着为新型陆军车辆装备发放“通行证”的重任。近50年来,他们出色完成了300余台新型装备的设计定型试验与鉴定任务,获得科技进步奖等荣誉近90项,被总部评为先进一线指挥部。(刘增宝 本报记者 邹维荣)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