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新一代战机应用新理念 “瘫痪”战机重上高原

2015年01月05日 08:4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786,一个并不惊人的数字,但缀上“获奖”二字,就足以让人惊叹。从科研实验通往未来战场的路上,空军装备研究院坚持以实战需求为牵引,用直通战场的科研成果记录了近年来创新的足迹。

  变“各自为战”为“集团冲锋”

  西北大漠,长剑倚天。当某信息系统引导防空武器有效拦截来袭目标时,该所专家陈国栋如释重负。这个集雷达、测控等高精技术的项目,是他们与航天科工集团多年联合攻关的成果。

  强强联合结硕果。但联合之初并不轻松。由于体制原因,彼此各自为战,技术资源难共享,科研力量没能攥指成拳。那年,一项涉及空军信息化建设前沿技术的重大课题,被上级指定由该院通信、航空、雷达等研究所联合承担。经攻关,各所专项技术相继取得突破。然而合演中,课题却因各项技术成果不兼容导致演练失败。痛定思痛,该院打破各研究所技术“壁垒”,抽调30多名专家加盟攻关,最终攻克重大技术障碍。

  为从制度上打破专业和单位壁垒,他们创新科研机制,组建研究中心、组成跨学科攻关群体,形成有力的科研“拳头”。近年,他们与清华、国防科大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培养高端人才,提升核心科研能力;探索完善以军方为主导、吸纳军工、部队参与的装备论证研究机制,促进军事需求与先进技术“无缝链接”;利用承担国家军民融合重大专项,拓宽研究领域,实现优势互补。

  如今,“集团冲锋”的科研模式,让攻关周期短了,成果转化脚步快了。

  攻关目光聚焦“瓶颈”难题

  去年初秋,高原某机场,伴随着巨大轰鸣声,某重点型号装备试车宣告成功。某研究室主任杨立说,此举标志该型装备具备了高海拔地区作战能力。

  近年来,该院的攻关目光始终聚焦打仗的“瓶颈”难题。为建设某国防重点工程项目,某所课题组19次深入高海拔地区,接连攻克设备高原适应性等技术瓶颈,解决了长期困扰部队的老大难问题。

  调研中,院党委发现:个别研究室成果不少,但转化为战斗力的不多。为此,他们引导科研人员把作战训练急需作为攻关方向,校正科研准星。

  2014年,他们取消27个军事效益不明显的课题立项申报资格,对制约战斗力生成“瓶颈”的课题大力支持。某型发动机故障预警系统,成功避免多起飞行事故发生,在空军推广;某型主战飞机配套检测设备,实现国内自主保障……

  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

  那年,我军新一代战机总体论证任务落户该院。

  “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以傅盛杰高工为代表的年轻专家,打破单纯从速度、高度、载重等平台数据论证航空武器性能的模式,率先提出“基于能力”的新理念,成功应用于新机论证。

  “未来战争将从实验室打响。”该院深刻认识到,在关键技术领域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肩负使命,他们以非凡勇气和超常付出,换来一个个创新突破——

  陈志杰院士带领团队,历经13年攻关,构成覆盖全国空域的全军一体化空中管制指挥平台,主导建成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航行系统,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甘晓华院士领衔的航空发动机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开展改进改型、使用维修、定寿延寿研究,自主修复某引进型先进发动机,让“瘫痪”战鹰重上高原。

  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一支正在崛起的高层次专家方阵。目前,该院拥有军队科技创新群体2个,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39名。(本报特约记者 李良泰 张 力)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