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阳造”步枪:抗战枪械第一功臣 产量超108万

2015年01月08日 15:3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抗日战争中,诞生于清末的“汉阳造”步枪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无论国民党军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都大量使用“汉阳造”,而且该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这些都说明“汉阳造”的性能是值得信赖的。

  德国设计 中国制造

  说起“汉阳造”,就不能不提到清末洋务派大臣张之洞,19世纪90年代起,他在湖广总督任内开办汉阳兵工厂,从国外购买专利,进行各类武器制造。在洋顾问的建议下,张之洞引进了德国步枪试验委员会设计的1888式7.92毫米步枪的图纸,该枪采用无烟火药和铜镍合金被甲弹头,在当时可谓“领风气之先”,即便日后德军自用的毛瑟M1898式步枪也只是在1888式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汉阳兵工厂从1896年开始正式仿制生产1888式步枪,当时定名为“八八式步枪”,但人们都习惯将其称为“汉阳造”。

  初期生产的“汉阳造”,在枪管外加装一个隔热护手的套筒,因此被称为“老套筒”。从1904年起,汉阳兵工厂去除了这个实用价值不大的套筒,并将枪管加粗。之后,“汉阳造”又出现多种改进型,设计更趋合理。1939年,规模不断扩大的汉阳兵工厂将枪厂交给第21兵工厂,制造出来的步枪也改名为“汉式七九步枪”。直到1944年停产,“汉阳造”前后生产了将近半个世纪,总产量约在108万支以上,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用量最大的枪支型号。

  看似落后 实则耐用

  对于“汉阳造”步枪的品质,有些文章显得不太客气,认为该枪质量较差,与日军同类武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首先,“汉阳造”的质量出现起伏主要是由于战乱导致熟练技术工人大量失散,且优质钢材严重缺乏,枪的质量自然上不去。另外,许多“汉阳造”的使用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枪支机件和膛线严重磨损,导致射击精度下降和故障增多。

  事实上,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使用的步枪主要是“汉阳造”,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使用的步枪几乎全是“汉阳造”。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第115师就是用“汉阳造”伏击了装备三八式步枪的日军,也就是从那时起,八路军才开始接触到日制三八式步枪。不过,要想从日军手中缴获三八式步枪很困难,因为日军往往在战败时破坏手中武器,所以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后期只有部分一线主力部队装备了日制步枪,大多数人民武装仍以“汉阳造”为主。

  此外,“汉阳造”还是抗战期间唯一能在白刃战中与日军三八式抗衡的步枪,这是因为该枪较长,而且所配的制式刺刀全长51.8厘米(刀身39.5厘米),重约0.566千克,刺刀式样为单刃偏锋。可惜的是,“汉阳造”的制式刺刀产量只有枪支产量的九分之一,结果在战场上主要使用的还是各类杂牌刺刀。

  总体而言,“汉阳造”在手动步枪为主的时代,本质上没有什么致命缺陷。当然,没有致命缺陷,不等于“汉阳造”就很完美。与同时代的其他手动步枪相比,“汉阳造”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一是退壳钩既小又单薄,用久了还会失去弹性,造成“滑壳”的故障;二是漏夹供弹具不能像桥夹供弹具那样把零散子弹装入弹仓,而且漏夹供弹具内的子弹打完前无法装弹,限制了步枪使用的灵活性。(石宏)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