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俄罗斯为何又对乌克兰“雪中送炭”?

2015年01月09日 11:04 来源: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0)

  历史上,号称“双头鹰”的俄罗斯时常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但每次转向都堪称在危机之下的被动选择,虽少了些灵活性,但这也许恰恰反映出俄罗斯人性格中的极端性和绝对性。

  “在基辅的男女老少为过冬而发愁时,俄罗斯方面却同意每月对乌提供50万吨煤炭,若双方能达成进一步协议,俄方还可能将供应量翻倍。”

  这条在跨年之际传递出的消息,被解读为“莫斯科调整对乌策略”——强硬外交不意味着盲目蛮干,地缘政治高手懂得软硬结合。不难看出,俄方的动机大概有二:一是希望乌克兰能投桃报李,向克里米亚提供水电;二是缓和乌克兰危机,以期欧盟软化对俄制裁。

  众所周知,克里米亚最近遭到来自基辅的“禁运”,由于这个半岛主要的水、电以及物流都要经过乌克兰,乌政府常以节约能源为由对克断电,交通也时常中断。

  克里姆林宫当初接纳克里米亚时,也考虑到这一问题,一度宣称将在2018年前建成从俄本土通往克半岛的跨海大桥。可问题是,水、电、道路这些基础设施,并非一天两天就能从无到有,但克里米亚的百姓却每天都需要水电。

  某种程度上,克里米亚如今成了乌克兰手中的“人质”。如果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这里的百姓可能会反思当初公投的决定,虽说覆水难收,他们不可能回归乌克兰,但可能对莫斯科提出更多要求。

  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是普京的大手笔,俄罗斯之所以承受巨大的制裁压力,主因亦在于此,所以,保障克里米亚人的生活就成了莫斯科的政治任务。

  现在,莫斯科又对基辅示好,在得到后者的口头承诺后提供煤炭,也足以说明俄方在克里米亚遇到了不易迅速化解的麻烦。其实,基辅不可能将克里米亚置于死地,但它至少是与莫斯科讨价还价的筹码。

  于俄罗斯而言,欧美施加的经济制裁是其10余年来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加上油价还在下探,俄罗斯的企业面临资金难题。

  而欧美提出的缓和甚至解除制裁的条件,正是“俄罗斯必须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美国和欧盟都释放过类似信号,但莫斯科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台阶”。

  随着时间流逝,人们逐渐注意到,为了稳定卢布,俄外汇储备已跌破4000亿美元,行政当局还签署了1万亿卢布的财政刺激政策,向俄罗斯的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卢布基本稳定,但如影相随的货币信用危机还是会转化为国家信用危机。俄政府为稳住卢布采取了多种应急措施,如将基准利率上调到17%;而“俄经济明年可能缩水4%”也让莫斯科头痛不已,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已将对俄政府的评级降至“垃圾级”边缘。

  俄财长在2014年圣诞节宣布卢布危机结束,同时宣布向俄罗斯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的决定。但卢布危机是否真正结束,还不好说。

  俄罗斯没办法扭转油价,但能改善与欧美的关系。俄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欧盟国家对制裁越来越厌烦,制裁俄罗斯只让白宫得利,却让欧俄陷入对峙和衰弱中。这样的观点在一些欧盟国家也有应和,但欧盟要解除对俄制裁,还要看德国的态度。默克尔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俄罗斯需要欧洲安全承诺。

  为稳定经济,莫斯科能用的招数基本都用了,现在正是关键节点,如果经济依然无法止跌,普京应另觅他途。

  即便不能与欧盟恢复关系,俄方也要破解欧美的联手制裁,让欧俄关系比美俄关系更牢靠。现在,是普京将外交谋略重新聚焦欧洲的时候了。(孙兴杰)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