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预备役高炮师冲过染毒地带 吃盆蒸夹生饭(图)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1月16日 10: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通过"染毒"地带。张鑫 摄

   秦地问兵,与打胜仗的距离有多远——

   陕西某预备役高炮师严寒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现场透视

   寒冬腊月,朝阳吐曦。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号声响起,陕西某预备役高炮师的官兵领取战斗装具、准备携行器材、进行车辆编组,15分钟后,部队带预备役官兵在灞桥、长安、汉中等6个区、市同时集结,拉开了冬季严寒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序幕。

   千人百车奔袭在三秦大地,一路走一路打,摆脱“敌”多种侦察手段、进行复杂电子对抗、闯过雷场染毒地带……连续5个昼夜,历经23个实战化课目的考验。

   面对现代化的后勤保障模式,冬训磨练官兵野外生存能力的意义是否还在?——

   练意志,昼夜挑战“寒将军”

   “肚子饿过了劲,能吃上烧焦的米饭也挺香!”该师三团宣保股长赵博吃着用铁盆蒸出来的“夹生饭”,嘴上美滋滋的:“这才是真正的野战化味道。”

   从早上5点出发,直到11点50分埋锅做饭,该团一路翻山越岭,早已疲惫不堪、饥肠咕噜。

   到了休息点,官兵正期待着后勤分队像往年一样,将热乎乎的饭菜、热汤抬出炊事车,谁知,意外发生了——只见参谋长陈亿荣下达指令:“炊事分队途中受阻,午餐改用战备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笔者了解到,随着现代后勤保障装备的日益完善,往年冬训时,部队还未开出营区,20公里开外的补给点已经设立完毕,姜汤、牛奶、鸡蛋一应俱全,不少官兵说:“战地伙食比在营区吃的还好!”

   冬季适应性训练,本来是磨练官兵意志力的最佳时期,一路上却成为检验后勤保障能力的“主角戏”。今年冬训准备阶段,该师党委形成共识:“演练活动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就必须要让官兵‘吃’不好、‘走’不顺、‘睡’不香,不断磨砺战斗精神。”

   官兵听到野炊的命令后,掏出随身携带的战备米袋,三五人一组,用石头垒灶、用树枝当柴、用铁盆当锅,搭起简易灶台生起炊火。笔者看到,荒郊野岭,寒气逼人,一张嘴北风直往肚子里灌。

   军务股长张鹏告诉笔者:“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吃战备袋里的粮食。”90后士官饶荣俊感慨地说:“像这样的场景,只有影视作品里见过,没想到今天却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笔者了解到,其他各团“意外情况”也频频上演,逼着官兵在严寒条件下锤炼野外生存能力。第二天下午6时,二团官兵刚刚搭建好野战帐篷,师指挥部突然下达指令:立即转移阵地。一个晚上,团指挥所连续转移了3个地方。后半夜,为防“敌”袭扰,部队立即转为单兵宿营。冒着刺骨的寒风,官兵在新的宿营地,就地取材,利用柳条、玉米秸秆搭设简易单兵装宿,和衣而卧……

   帐外的风越刮越紧,官兵的头脑也越来越清醒。师长董普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平时的残酷是不流血的训练,‘出人意料’的训练条件设置得越多,未来战场上的‘意想不到’才会越少。”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