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传奇核潜艇:击沉阿根廷巡洋舰 偷苏军声呐

2015年04月02日 15:4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 英国“征服者”号攻击核潜艇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发生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英国皇家海军核潜艇“征服者”号用鱼雷击沉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它也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击沉敌舰的核潜艇。

  但鲜为人知的是,仅在马岛之战结束几周后,这艘立下汗马功劳的核潜艇又去执行了另一项神秘任务,目标居然是苏联的水下声呐。

  帮美国“火中取栗”

  上世纪80年代,为了监视和阻止北约潜艇渗透到自家门口,苏联海军在领海范围内密布拖曳阵列声呐基阵,这种被动式声呐漂浮在设定的水域深度,通过大量传感器“倾听”敌舰艇航行的声音。

  为弄清苏联海军声呐技术的底细,美国海军本想自己动手,窃取声呐的部分样品,但考虑到事情一旦败露,可能招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事摩擦,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美国想到亲密盟友英国,由它出面操刀,即便被苏联人抓个“现行”,所引发的外交风波也要小得多。

  在美国许以厚利的条件下,英国国防部同意为其“火中取栗”,而出马的正是刚从马岛凯旋的“征服者”号。根据美方情报,苏军是用一批改装后的拖网渔船来布放并拖曳声呐,船上装有截听与探测设备,阵列声呐便拖在船后。“征服者”号要攫取声呐,必须进行相关改装,由美国公司在艇艏处安装电控自动化钢钳,然后核潜艇从水下靠近海上作业的渔船,艇员通过电视制导方式遥控钢钳扭断系留声呐的钢索,悄无声息地将声呐偷走。这次行动的代号也很特别,被称为“酒吧女”。

  为保密销毁航海日志

  1982年8月,“征服者”号进抵苏联海军锚地北莫尔斯克的外海坐底,经过几天的等待,终于盯上一艘悬挂波兰国旗的苏联伪装渔船,它后面就拖着一条3200米长的“尾巴”——阵列声呐。艇长拉福德·布朗命令潜艇上浮到潜望镜深度,一边注视着那艘渔船,一边命令操控人员调整潜艇航行方向。此时,艇内气氛异常紧张,因为大家都明白,这里距苏军锚地不过几千米远,一旦露出马脚,势必将招到苏军反潜兵力的毁灭性攻击。

  “征服者”号倾斜上浮,艇艏向上钻到目标正下方。布朗盯着电视摄像头的显示屏幕,北莫尔斯克所在的巴伦支海能见度极低,钢钳上的电视摄像头要在靠近目标十几厘米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而在这之前,艇长和军官们必须靠计算来修正潜艇与目标的距离。此时,苏联渔船的螺旋桨就在核潜艇头顶旋转,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会引起难以想象的灾难。潜艇内的每一秒钟都像一个小时那样漫长。终于,艇长示意钢钳夹住8厘米粗的缆绳,之后迅速将其扭断。

  “征服者”号旋即小心翼翼地拖着长长的声呐下潜,悄悄驶离苏联海岸。到达安全水域后,“征服者”号上的潜水员游出舱外,固定好声呐阵列。这样继续行驶几天,进入北约成员国挪威领海的“征服者”号才浮出水面,艇员们钻出艇舱,把硕大的战利品拖到甲板上并绑在艇身上。到达挪威纳尔维克锚地后,声呐阵列被从艇身上解下并迅速空运至美国,“酒吧女”行动随即被列为“绝密”,“征服者”号当时的航海日志也从此消失了。(予阳)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