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历史烽烟:1927“三军”会师建六连岭革命根据地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4月17日 14:27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
 1941年7月,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创建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院。图为该校旧址。 通讯员 曾觉 翻拍
1941年7月,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创建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院。图为该校旧址。 通讯员 曾觉 翻拍

  一场新雨后,蓝天明亮又深邃,云朵擦着连绵的六连岭而过。

  山脚下,成片的菠萝田和西瓜地里,果实丰硕,劳作的人们,脸上带着笑。远处的六连岭烈士纪念碑以青山为背景,在阳光的照耀下,轮廓多少有些模糊……

  可记忆却一下清晰了。顿然,80多年前的一场摇撼琼崖大地的风暴,滚过我们胸间——

  红旗,标着形形色色队伍的红旗,迎着风猎猎作响,云集在山岭;

  步履,带着榫头般的信念与累累血泡的步履,蹒跚而又整齐,疲惫而又执著,潮奔在山间……

  峥嵘岁月稠,青山埋忠骨。拂去历史的烽烟,六连岭依然巍巍耸立,苍翠挺拔,而被赤色浸润的血脉深处,仍回荡着铿锵的誓言,书写着无畏的信仰……

  前赴后继

  红色火种从未熄灭

  每每抬头,望着莽莽苍苍的六连岭蜿蜒起伏,89岁的万宁市离休老干部黄富和,总会紧紧吸上一口气,直到感觉胸口发闷,才又叹出来:“我的父母在革命中,竟没留下任何遗物。”随后眯起眼睛,企图看清楚这连绵的青峰中,有无那浴血的身影,直至眼眶浑浊。

  思念伴着山风蔓延,扫过苍翠的松柏,吹向那段烽火岁月。

  “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1926年,震天响的口号响遍琼崖大地,万宁县也随之掀起农民运动高潮。受尽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的压迫、剥削,进步青年黄振才积极投身共产党,涌入革命浪潮。

  动荡的年代,阻挡不了爱情。那年,凭着共同的追求,黄振才与18岁的姑娘余德花结为连理。那年,黄富和呱呱坠地,成为革命爱情的“结晶”。1927年4月22日,国民党琼崖当局发动反革命事变。23日,万宁县党部委、县农会以“野外演习”为名,夜里率领礼纪、万城、龙滚等农训所近200名学员撤出县城,到六连岭下的军寮村驻营,保存革命力量,从此“三军”会师,建立了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实现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战略大转移。当年5月,六连党支部在六连岭脚下的火烧龙村黄氏祠堂成立,黄振才成为六连党支部最早的5名党员之一。在黄富和的心中,父亲是多么的进步啊!

  可黄富和并不记得父亲的样子。

  1928年,国民党广东当局派出重兵对琼崖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凶残的敌人绝不容许革命力量的存在,他们修炮楼、砍山林,穷尽各种办法,试图将六连岭上的红色火种彻底扑灭。因寡不敌众,给养困难,六连岭根据地的大部分同志分散各地继续坚持斗争。六连岭仅留下一小队红军,与撤退至此的文昌县红军战士共同驻守六连岭根据地。

  根据组织的指示,黄振才辗转到了马来西亚。这位汉子撇下妻儿独下南洋时的情景,早已无从考据,因为余德花从不愿向黄富和兄妹俩提起。“父亲离开的时候,我才两岁。”黄富和垂下眼睛,声音低缓,“后来,父亲再也没回来。”

  黄振才的战友们没有忘记共同的誓言,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次次慷慨的赴义,践行心中的信仰。

  时至今日,六连岭脚下村庄还传颂着“六连精神”——红军白天与敌人激战,晚上绕过敌人炮楼到山下找粮食,筹粮的同志牺牲了,山上的战士却没有一个人动摇投敌,大家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宁做敌人刀下鬼,不做叛徒跪着生。“至1929年夏,坚持在六连岭的红军战士只剩下27人。”海南省党史学会会员、万宁市作家协会会员蔡德佳心痛地说。后来,这仅存的27位同志,整编为红军一排,继续战斗在革命前线。

  红色操场、军事学校、列宁学校逐渐扎根在六连岭,这深山之处的星星之火,燎起了万宁县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直至扛起抗日战争大旗,配合海南岛解放。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