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美军“联合作战进入”:亚太假想敌昭然若揭

2015年05月22日 10:1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自美国陆军1982年出版《作战纲要》提出“空地一体战”理论,30多年来,美军战役战术理论不断推陈出新,这些理论为美军谋求绝对军事霸权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美军发动战争的“路线图”。

  “网络中心战”——

  指向“21世纪战争”

  “网络中心战”首先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在1997年的一次学术年会上提出。一经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迅速被世界多国军队以近似“公理”的形式所接受,并在随后掀起了一股“现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未来打信息化战争”的热潮。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洛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未来将“以网络中心战原则指挥部队”。

  争鸣是美军的习惯。就在“网络中心战”的声名如日中天之际,“无用论”的声浪也日益高涨。美国著名军事专家洛伦·汤普森就撰文《走向没落的“网络中心战”》进行批判,认为网络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和易受攻击性是“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天然致命弱点”,该理论“过度依赖数据的风险”,导致许多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的前线指挥官不习惯或者根本不敢在情报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决策,以至部队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反应速度大不如前。汤普森指出,过度依赖情报和网络会使强大的美军成为“泥足巨人”。

  一波波的反对声渐渐传导至美国政府高层。2010年7月,美国防事务委员会直接向国防部长办公室提交报告,建议其撤销下属的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秘书处。然而,分析认为,“网络中心战无用论”的观点总体而言并不占主流。之所以近年来引来一片唱衰声,并渐渐淡出美军视线,主要是因为在经过十余年信息化建设后,美军各军兵种间互联互通的操作能力已经达到较为融合的程度,该理论对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牵引作用日趋减弱。

  “稳定行动”理论——

  战争泥潭中的理论

  “稳定行动理论”直接脱胎于已在美军成为历史名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1993年,美国陆军在《作战纲要》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然而,“非战争军事行动”概念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饱受争议。因此,2006年,美参联会在颁布《联合作战纲要》时就正式声明,“不再使用‘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一术语”,同时对“稳定行动”给予权威界定。2007年,美国参联会颁布《美国武装部队纲要》指出:“稳定行动是美军核心军事使命之一,旨在帮助建立符合美国利益和价值的社会秩序。”2008年10月6日,美国陆军颁布了《稳定行动纲要》,这是美军第一次以整版条令的形式对“稳定行动”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和论证。

  “稳定行动”理论之所以逐渐受到关注,主要得益于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长期的战争实践。阿富汗战争于2001年10月7日正式爆发,大规模作战行动在当年11月12日晚即以塔利班部队在夜色掩护下逃离喀布尔为标志而宣告结束,但随后美军的稳定行动却一直持续到2014年12月29日,长达13年。

  伊拉克战争于2003年3月20日爆发,大规模作战行动在当年5月1日即宣告结束,但随后的稳定行动却持续到2011年12月18日,也长达8年。随着战争长期持续,“稳定行动”理论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然而,伴随着美军先后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以及美国政府关于不会再度卷入另一场稳定行动泥潭的宣示,“稳定行动”理论也逐渐被束之高阁。

  “非常规战理论”——

  美军也打“游击战”

  传统上认为,美军只注重打大规模作战,对于不那么“高大上”的非常规战则鲜有兴趣。其实不然,美军对非常规战的研究由来已久,而近年来更突出了对游击战的关注。美军新版JP3-05号条令将“非常规战”界定为:通过扶持某个反抗运动或暴乱行动,在未授权的地区用秘密、辅助性的游击力量或者以特种作战力量协同当地的游击力量进行作战,以强迫、瓦解、颠覆政府或统治集团的战争模式。

  许多美国军事理论专家认为,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就是一场典型的“游击战”——战争开始阶段,美军陆海空特种部队普遍以“游击队”的形式从空中渗入阿富汗腹地,既为空袭行动指引目标,同时还为反塔联盟召唤了大量空中物资、弹药的补给。地面进攻阶段,“游击队”与反塔联盟骑着马进行作战,1个月之内相继攻陷喀布尔、昆都士等重要城市,致使塔利班溃不成军,最终攻占坎大哈。

  阿富汗战争其实只是美军“游击战”的冰山一角。近年来,美军的“游击力量”已先后渗透至世界多地。2013年的叙利亚化武危机中,阿萨德之所以最终妥协交出化学武器,一方面是慑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更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特种部队已经在土耳其、以色列和约旦边境待命,随时准备以“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向叙利亚化武库和导弹基地发动袭击。

  美军认为,“在不发达地区存在不稳定现象,都包含着游击战的问题”,“非常规战是战争中最普遍、效果最明显的运用方式”,是“间接路线”战略在军事行动中的体现。

  “快速决定性作战”——

  伊战中的现代“闪击战”

  2001年5月,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正式推出《快速决定性作战》1.0版白皮书。其中,“快速”是指要尽可能快地实现作战目的;“决定性”是指要同步运用国家以及盟国的各种能力,及时、猛烈地摧垮对手的抵抗意志,简言之,就是“以快战屈人之兵”。

  正式推出不到两年,“快速决定性作战”就在伊拉克战争中“尽显神通”。在这次战争中,美地面部队采取不恋战、不接触的战法,仅一个多月,即实现了“打伊倒萨”的战争目标,让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声名鹊起。

  究其实质,美军的“快速决定性作战”,其实是对“闪击战”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继承与创新。它在强调快速、协同和集中等“闪击战三要素”的基础上,加进了现代战争的元素:一方面,在目标的选定上,集中力量打敌重心,将对方由作战体系肢解成散沙;另一方面,在手段的运用上,依靠先进的网络将己方聚合为整体快速联动的作战体系,最终实现以快打慢,先敌发现、先敌决策并先敌打击。

  然而,惊艳一时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却具有先天缺陷,并在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行动后的稳定行动中暴露无遗:“快速决定性胜利”明显“二次效应不足”,伊拉克前政权士兵和大量武器“人间蒸发”,隐藏在民间“慢慢发挥作用”。据统计,美军在伊快速决定性作战阶段仅阵亡139人,而在稳定行动中的阵亡人数却高达4607人。

  残酷的事实让“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在伊拉克战争后迅速归于沉寂。虽未被美军正式放弃,但影响力大为削弱。

  “海空一体战”——

  “奥德赛黎明”初步运用

  2010年5月,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海空一体战:初始作战概念》报告。报告提出了未来美国与亚太新兴大国可能发生战争的七大基本假设:一是新兴大国展开先发制人的打击;二是交战双方使冲突保持在常规战争的范畴内;三是美军具有的情报和预警时间很短;四是日本和澳大利亚将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坚定的盟友;五是战场纵深前所未有;六是双方将在航天领域展开激烈的对抗;七是持久战将有利于美国一方。

  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带有强烈冷战色彩的报告,因此迅速在太平洋两岸掀起波澜。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也从军方获得一定资助,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却并非官方机构,但其所提出的这一概念却迅速进入美军决策高层。2011年11月,五角大楼“海空一体战”办公室成立,专门负责在“海空一体战”理论牵引下进行海空军力量的整合及未来海空作战计划的制定。

  正如“地空一体战”原本设想在欧洲同苏联进行大纵深作战,却赶上了在中东同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海空一体战”虽然目标指向亚太,却赶上了在2011年发生在北非的利比亚战争。在这场称之为“奥德赛黎明”的行动中,美海空军初次在实践中验证和尝试了“海空一体战”理论。然而,更多的分析认为,利比亚战争本质上仍然是一次海空联合作战。虽然美海、空军联合的程度比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明显更进一步,但在海空军分立,双方都还在各自寻找存在感、争夺主导权的大背景下,所谓的“一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个难以企及的梦想。

  “联合作战进入”——

  “海空一体战”旧瓶装新酒

  “海空一体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在多方面激起了强烈反感乃至反弹。正如华盛顿大学埃兹欧尼教授所指出,“海空一体战”不是对攻击的回应,而是一个攻击计划,要求具备首次打击能力。因此,“海空一体战”不管针对哪个国家,其存在本身就天然地具有一种使局势紧张的煽动性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不涉军种利益之争,作战对象更为模糊的“联合作战进入”概念新鲜出炉。2012年1月,美国防部就公布了由参联会主席登普西签发的《联合作战进入概念》1.0版,强调将“太空、网空与传统海陆空战场进行深度融合”,并延伸至战术层级,以更加全面灵活地整合作战域,提高作战反应能力。

  分析认为,“联合作战进入”取代“海空一体战”,意在减弱后者与生俱来冷战与对抗的色彩,尽量不给外界一种美国正在为目标指向明确的战争做准备的印象。但究其实质,它仍脱胎于“海空一体战”。正如美军参联会联合部队发展部主任乔治·弗林所指出,“海空一体战”是从属于“联合作战进入”的军种辅助性构想……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联合作战进入”虽然刻意对作战对象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但在美国“亚太再平衡”的大背景下,这只是“新瓶装旧酒”,其“假想敌”仍昭然若揭。今年初,美军又提出了以“联合作战进入”为基础的“全球公域进入与机动联合概念”,这一新概念又会提出怎样的目标与手段,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李瑞景)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