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沙守备部队工程师守礁86个月 为救战友牺牲(图)

2015年06月09日 08:5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朝气蓬勃的“英烈子女班”学员。董 澄摄

  主人公小传:南京政治学院“英烈子女班”学员群体。他们中既有烈士、因公牺牲人员的子女,也有被授予荣誉称号或荣立战时一等功人员的子女。2013年9月开班以来,已有两批共62名英烈子女进入该班就读。

  当一档《爸爸去哪儿》的亲子节目在荧屏上热播时,学员李帅鹏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他。

  去年春的一天,直到搭载父亲灵柩的军舰缓缓靠上码头,他仍不愿相信爸爸真的走了。父亲李永强是南沙守备部队气象工程师,扎根海岛21年,南沙守礁86个月,去年2月在执行任务中为救战友英勇牺牲。

  对于“英烈子女班”的大部分学员来说,“爸爸”这个称呼如此熟悉,却又那样陌生,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没机会叫上一声“爸爸”。

  女学员李启迪不满周岁时,父亲就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小时候,妈妈总告诉她:“爸爸执行任务去了,要很久才回来!”这句善意的谎言,令她久久期待,又一次次失望,甚至产生过怨恨。因为,爸爸“不守信用”,一直都没有回来。

  然而,当自己也穿上军装,历经军营的磨砺,李启迪深深地理解了父亲,她说:“我为英雄的爸爸感到自豪,我一定要继承好父亲未竟的事业!”

  习主席勉励青年官兵说,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学习习主席讲话精神,李启迪道出了学员们的共同心声——接过父辈手中的枪,以实际行动当好英雄传人。

  “学员们这种坚定的信念,来自于对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领悟,来自于对父辈身上那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理解、认同和传承。”教员杨宁说。

  今年寒假,学员郝澄波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父亲生前服役的空军某飞行部队,详细了解父亲的故事。在他6岁时,父亲郝文为保住战机身负重伤,几个月后离世。

  “不要去麻烦部队!”父亲的遗言,澄波和妈妈铭记于心。也许是不愿触碰那段伤痛的记忆,这还是母亲第一次带澄波探访父亲生前的单位。

  听着伯伯、叔叔们还原父亲那一刻的英勇壮举,郝澄波泪水奔涌,热血沸腾,他决心要做父亲那样铁骨铮铮的军人。

  “爸爸,虽然您无法亲眼看见我穿军装的模样,无法亲手抚摸我的肩章,但请您放心,儿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今年清明节前夕,澄波写下对父亲的心里话。

  与那些失去父亲的同学相比,学员骆腾感到自己是幸运、幸福的——尽管父亲在战火中双目失明,但毕竟能陪伴他长大。

  进入军校前,骆腾可不这么认为。从小性格倔强的他很少同父亲交流,觉得父亲为他做的一切理所应当。直到有一天,他从一本英雄谱上看到:父亲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手工排雷600多枚,全身负伤58处……他的内心一下子翻起巨浪。

  经过一年多军校生活的锤炼,曾一心想经商、出国的骆腾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心愿,毕业后想去西藏、新疆或南沙戍边。

  在学院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学员韦舒怡平静地讲述着震撼人心的一幕:边境自卫作战中,父亲韦昌进的左眼被弹片击中,眼看敌人即将攻上阵地,他咬牙把眼珠塞回眼眶,对着报话机大声呼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他们是英雄的后代,是红色基因的传人,我们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才!”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姚炳洪介绍说,国家和军队高度重视军队英烈子女成长,开办“英烈子女班”是系列举措之一。

  学员队政委方威明介绍,2013年9月开班以来,已招收两批共62名学员,其中52人的父亲为国捐躯。尽管大家基础有差异,但学员们都很刻苦,思想、学业和军事素质进步非常明显。截至目前,62名学员全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5人次受到嘉奖。

  去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首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电视机前,“英烈子女班”的学员们泪流满面。

  这眼泪里,蕴含着对父亲的思念、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更有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誓言:矢志报国、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记者 蔡鹏程 特约记者 严满伟)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