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双语人才促边疆发展

2015年07月24日 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双语人才促边疆发展
实习学员帮助维吾族老乡采摘香梨。 吴国东 摄
实习学员送医送药。 吴国东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24日电 题: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双语人才促进边疆发展

  作者 陶社兰 孙利波 黄宝峰

  7月中旬,开斋节前夕,刚刚从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毕业的夏超,专程从格尔木的驻训点赶到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维族村民纳曼·玉努斯家里,看望他的“阿塔、阿娜”(维语爸爸、妈妈之意)。一年前,夏超在这个家里进行了3个月的语言实习,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彼此之前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从1998年开始,学院先后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赛尔屯乡和上户镇等1镇3乡6村建立“语言教学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习维吾尔语专业的汉族学员住进少数民族群众家,进行3至6个月的语言实习。至今,参加过实习的620多名精通双语的汉族学员走向天山南北,成为边防执勤能手和军民纠纷调解员、军民关系协调员、双拥共建联络员,在新疆嵌入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维族老乡成为“编外教员”

  库尔勒市是维吾尔语中心方言区之一,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依托地域优势,坚持军民融合式办学,把三尺讲台搬进民族村院,组织学员走进维吾尔族家庭,在与民族群众互学互教中提高维吾尔语言能力水平,为边疆作战部队、屯垦部队、基层人武部建设发展培养懂指挥、知民情、善联络、精翻译的双语专业人才。

  “在老乡家里学习维语,有着天然浓厚的语言环境,维吾尔族老乡成为‘编外教员’,学员面对面地向他们学习维语知识,学唱维吾尔语歌曲,学跳维吾尔族舞蹈,学讲维吾尔语故事,提高了维语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这种‘嵌入式’双语教学模式,学员维吾尔语会话由能懂40%至50%,提高到60%到70%,语速每分钟提高到50至70个单词,有效提高了学员双语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院长桑军告诉记者。

  纳曼·玉努斯家大门口,挂着一块“拥军模范家庭”的牌匾,这是由民族干部学院和哈拉玉宫乡政府联合颁发的。58岁的玉努斯,上世纪70年代曾当过几年兵,对部队充满感情。这么多年来,共有14名汉族学生成为他的“巴郎子”(维语儿子之意)。

  由于玉努斯当过兵,对学员们的作风养成十分在意,从不允许他们偷懒松懈。按教学规定,学员每天都必须用维语写一篇日记,请户主批改。有一次,因为帮助老乡干农活实在太累了,夏超两天没有写日记。玉努斯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他。

  “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来到我家,也把我们当作父母,还帮助我们干农活。去年我儿子车祸骨折,学员白记群不但捐给我500元钱,还帮忙照顾他,让我们很感动。”玉努斯对记者说,眼里含着热泪。

  看到这一幕,夏超赶紧给“阿塔”倒了一杯茶。1990年出生的夏超是浙江人,2008年读大学二年级时,选择到新疆当兵。起初在某陆航旅当机务兵,后来考到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学习语言。他用流利的维语介绍说,与课堂上的学习不同,进入维吾尔族家庭,有实际的语言环境,语言能力提高很快。更重要的是,与维吾尔族家庭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能够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军民共建结硕果

  库尔勒以盛产香梨著称,被称为“梨城”。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有香梨。每到香梨收获季节,正是学员们来实习的时候。他们成了实习家庭的得力帮手。

  看到吐尔逊园子里的香梨长得不算好,实习学员王晖运用上农大所学技术,剪掉了3棵梨树,搞起了嫁接。起初,吐尔逊不但不领情,还差点红了眼,心疼地说:“把枝枝都砍掉了,还怎么结果果?”令他想不到的是,两年后经过修剪的梨树结出的香梨又多、又大、又甜。尝到甜头的吐尔逊不但嫁接了自家所有梨树,还在全村推广嫁接技术。后来,吐尔逊的梨园被乡亲们称为“三棵树试验园”。

  据知,学院还指导学员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上门服务等方法,把先进实用的技术推广到棉花、葡萄等种植上,捐赠科普图书1万余册,举办讲座50余期,培训群众4000多人次。近年来,实习乡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元,新增养殖、种植等专业户15个,有半数农户购买了私家车,家家户户盖起漂亮的砖瓦房。

  哈拉玉宫乡乡长牙生·买买提感慨道:“现在民族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文化活动多了,社会风尚正了,不但口袋鼓了,精神上也亮堂了。实习学员立了大功啊!”

  经过3个月朝夕相处,实习学员不仅提高了维吾尔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深入了解了民族习俗、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员吴波毕业后,分到了某边防团工作。一次,部队外出驻训,一位牧民丢了4只羊,误以为是驻训官兵所为,于是带着十几个民族群众气势汹汹前来“讨说法”。这时,吴波的民族语言有了用武之地,他出面调解,稳定了牧民的情绪,并发动官兵找到走丢的小羊,及时化解了一场军民纠纷。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每一届学员在实习之前,内心都存有一些顾虑:维吾尔族家庭能接纳我这个汉族人吗?风俗习惯不同能生活到一起吗?

  然而,当他们踏进“家门”后,才发觉是自己多虑了。村民们给“兵儿子”打扫出干净的房间,取了维吾尔名字,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学员信涛杰刚到新家时,正好碰到穆斯林群众的“斋月”:每天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不能进厨房,不吃饭、不喝水。听到这个消息,小信心里打起“鼓”:“新疆的夏天白昼有十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能撑得住吗?”

  早上醒来发现天已大亮,“这下坏了,开始封斋了,早饭还没吃呢!”发愁之际,阿娜把两碗奶茶和馕饼放在桌上,说道:“虽然是斋月,但阿娜实在不忍心看着我们家巴郎子饿肚子,所以我天亮前就起来做好了今天的饭,快吃吧。”

  整整一个月,不管白天多忙、多累,阿娜都会早早起来给“兵儿子”们做好第二天的饭。

  日月交替,四季轮回,学员来了又走,但亲情却与日俱增。每年学员返校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感人场景:“家人”们开着小轿车、拖拉机,骑着电动车、三轮车,满载奶茶、西瓜、馕饼等食物,早早集合在乡政府大院。阿塔与“兵儿子”相拥而泣,一遍遍叮嘱他常回“家”看看;阿娜在人群中不时踮起脚尖,泪水模糊糊了视线,可还想再多看一眼……

  记者来到热木吐拉·艾木东家里时,他正在收拾屋子,等待着今年这批实习学员的到来。他有两个女儿,目前都已出嫁。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都会接待两位汉族学员。

  “他们在我家时,很注意言谈举止,尊重我们的风俗习惯。我的孩子有时还不听话呢,而他们拿我们当亲人一样。女儿出嫁时,他们还帮着操办婚礼,送礼物给我们。”艾木东说。他翻出一些照片,是他和学员们的合影。想念他们的时候,就看看,或者给他们打电话。

  说着,艾木东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电话那头,是曾经在他家实习的学员常远方,正在高原上驻训。两人高兴地聊着别后的情景,就像一对亲父子。

  “为了学员,许多老乡改变了生活习惯,全方位配合学员实习。”学院政委袁汉军说,生活上融合、情感上融入、思想上融汇,使学员与维吾尔族老乡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