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国海军陆战队可参与维和应对突发事件

2015年09月30日 08:54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近日,由于南苏丹任务区持续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事件,为进一步核实冲突和平民保护情况,根据联南苏团授权,中国维和步兵营80名官兵与联南苏团军事观察员、联络官和人权组织共同组成的调查组一同深入冲突地区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孙江超 赵彦南)

  当地时间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什么叫维和待命部队,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又将如何组建呢?针对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29日采访了多名中国军事专家。

  对于8000人的规模,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大概是一个师的兵力,至少有三个团,是一支能够在执行联合国决议时进行快速反应的有生力量。

  那维和部队与维和待命部队名称上的两字之差又意味着什么?据了解,目前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员来自沈阳、北京、兰州、济南、成都等军区,一般是抽组而成,在维和训练中心经过一段针对性训练后赶赴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而维和待命部队与此大不相同。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维和待命部队是随时可以按照联合国要求执行任务的部队,它的职能和任务是维和,“待命”是最大特点,“平时经过专业训练,掌握一定技能,接到任务后,随时可以出发。”

  对于维和待命部队的组织形式,欧阳维认为,有可能是一支部队也有可能是多支部队;关键不在于是哪支部队,而是这种“时刻准备的状态”。

  公开报道显示,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机制分为三级:一级待命机制规定所派遣维和人员和装备必须90天内部署完毕,二级待命机制规定部署时间为60天,三级待命机制为30天。欧阳维认为,这就像军队的战备等级一样,待命间隔越短,表明执行任务的能力越强,“8000人有可能分为不同待命等级。”

  欧阳维对《环球时报》表示,三种机制中国都有能力应对。这种信心来源于中国军队在以往维和行动中的优异表现,中国在非洲和中东地区都参加执行了急难险重任务。

  《环球时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从1990年至今,中国军队共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万余人。目前,2900余人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和总部执行任务。

  对于这支专职维和部队的人员所需能力,欧阳维表示,“提高指挥员和士兵的语言能力非常重要。”执行联合国任务没有敌对方,需要和当地不同武装派别与居民沟通、交涉。而且维和任务需要分组巡逻,掌握当地语言尤为重要。同时,顺畅沟通也能够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履行国际义务的能力。其次,还要具备联合国要求的各种技能,比如驾驶、射击、野外生存等。此外,还要了解任务区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知识、卫生防疫等。骨干人员需要有非常丰富的维和经历。在部队构成上,包括舟桥部队、工兵、步兵、通信兵、航空兵、直升机部队等多兵种。

  对于海军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在维和行动中,专家表示也有可能。张军社表示,目前维和部队以步兵力量为主,但海军也能参加,比如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是海军的步兵,参加全部21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行动,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强,能应对突发事件。目前海军陆战队能在多海域多地形情况下执行任务,其装备的武器也足以执行维和任务。”

  对于未来执行任务的模式,欧阳维表示,任务部队的派遣是联合国和中国协商进行的,要根据任务要求、部队特点具体决定。部队适合执行什么任务,就派遣到什么地区。至于维和警队和维和待命部队两者虽然都是维和力量,执行任务和性质不一样。维和警察是在当地进行执法,维持秩序,维和部队执行战争任务和非战争任务。

  不过两者都是中国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体现大国的担当与责任。另一方面维和待命部队使得中国维和能力出现质的飞跃,具备随时执行战备任务,随时派出应急性维和人员的能力。

  “实际上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一直都是贡献比较大的国家,我们要组建维和待命部队、成建制维和警察体现了国际化和规范化的趋势。这背后是中国维和能力和领导管理越来越成熟的体现。”欧阳维对《环球时报》说。▲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