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解读:联合作战时代军种如何发展?(4)

2015年12月01日 10: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军种对新技术感知敏锐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战争已经逐步占据了军事舞台,对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军种发展又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感知力和推动力。

  一是先进的高新技术大都率先在各军种中体现。如激光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武器、波炸弹、纳米武器、信息武器、无人化武器等,将逐步称雄战场。这些武器装备的产生无一不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而各军种又都是使用这些武器的主角,军种发展对信息化革命具有强大的感知力早已显现出来。如“网络中心战”是由美国海军最先提出,把“计算机空间”看成是“作战空间”的关键领域,把信息战作为战斗行动的支柱和力量倍增器。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在海洋经济和海洋军事需求的牵引下,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装备,各自制定了21世纪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是随着信息技术装备的大幅跃升,军种成为战争的主角。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运用,军种在历次局部战争中的使用愈加重要与频繁。20世纪80年代局部战争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次是80年代以“外科手术”式为特征的局部战争,另一次是以90年代以后“非对称作战”为特征的四场局部战争。技术的推动使军种成为快速灵活和远程精确打击的主战力量,战争的需求又使军种成为现代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手段。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对军种的战略使用率高。美国海军在二战后近150次军事行动中,海军基地使用率最高,达到80%以上,海军陆战队达97%,航母达69%,在越战后近70次军事危机中,共使用过110多次航母战斗群参加作战。70年代30多次的局部战争,以海空为主的仅为2次,使用率仅为7%,80年代的33次局部战争,以空军为主的9次,使用率提高为27%,90年代后的局部战争,以海空军为主的居多。其次,军种的作用更加显著。海湾战争中,海军首先实施8个月的海空封锁,空、海军实施38天的战略战术封锁,地面部队成功实施100小时的地面围歼作战。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又运用独立空中力量达到了战略目的,在战争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空军制胜”,军种在战争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第三,军种是新作战样式的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于实战的新理论新战法达30多项,平均每年1.5项。从“外科手术”到“精确打击”,从“封锁制裁”到“斩首惩罚”,从“全面压制”到“五环理论”,从“网络中心战”到“全谱优势”,从“有效遏制”到“先发制人”,在这些新型作战理论和战法中,军种都成为战争的主角。

  三是军种强大的技术差优势,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战争规则。20世纪90年代之后,高新技术更加广泛地运用于军事领域,各种作战平台的机动性能不断增强,以C4ISR为中心的高效能的网络化指挥方式,使得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指挥各种作战力量、协调一致地进行作战成为可能。在远离作战地区,既可以保证己方的安全又容易达成作战的突然性。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使打击更加精确,因而可以将战场的实际交战行动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战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外科手术式”打击的模式。特别是在作战目的等方面,已由过去的“打败敌人”到现在的“绝对控制”,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信息化条件下军种快速发展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战争规则。而这种优势正是由力量的不对称延伸到战争的不对称。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动用了1600架现代战机,130艘新型军舰,3000辆坦克和装甲车,进行了1.3万架次的轰炸,投掷了1000枚巡航导弹,2.2万枚航空炸弹(80%为精确制导炸弹),再配以强大的C4ISR优势,导致美伊双方根本不是同一等量级,正是这种巨大的力量反差,使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斩首行动”、“先发制人”等战略得以顺利实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了最大的战略目的。由此可见,过去的全面战争可以通过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可以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的拉锯过程,而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了强大的技术差优势,使战争能够速战速决。

  总之,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军种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军种强联合作战就强,联合作战强军队就强,军队强国家就强。只有加强军种建设,才能打好联合作战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联合作战,才能更加体现出军种的独特作用和丰富内涵。(作者: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海军大校 梁芳)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