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第455医院医生陈晓军19年无偿献血 捐血小板16次

2016年02月01日 17: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2月1日电 (王际发、任群、钱鹏)解放军第455医院医生陈晓军从1997年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43岁的他手中的“无偿献血证”就有7本,捐献血小板就有16次。

  在解放军第455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着的主治医师陈晓军,他谈起多次的无偿献血显得十分淡然:“作为一名长期在部队医院工作的医生,身边的军医让我学到了什么是奉献,部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爱心队伍中来。”

  白衣战士的“大爱”情怀是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1997年5月14日,上海某血站血量告急,第455医院响应号召组织集中献血,参加工作没多久的陈医生第一个报名参加,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无偿献血。拿到了鲜红的“小本本”,感觉特别自豪,同时他心里也坚定了无偿献血的念头,到现在已经整整19个年头。

  捐献出象征“生命火种”的造血干细胞,去拯救世界上某个角落你不曾相识的一条生命,你愿意吗?陈晓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2000年的一天,陈医生在媒体上看到有白血病患者急需造血干细胞救治时,二话不说去血液中心进行配对,结果却不如人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没有丝毫的犹豫,我知道对于救治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的方法,配对失败我也很惋惜,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患者能够尽快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早日康复。”陈晓军介绍说,造血干细胞的资料已经被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如果有一天患者需要,我依然会第一个冲上去。

  2009年的无偿献血证上,两个鲜红的“劳动节快乐”和“国庆节快乐”的印章图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4月30日下午,调休在家的陈晓军突然接到医院电话,告知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急需人手进行手术,陈医生立刻赶到医院参加手术,6个小时手术下来,筋疲力尽的陈医生回到家中已是深夜……

  “五一”劳动节的上午,担心陈晓军身体吃不消的妻子陪着他一起去捐献了血小板。“我是学医的,按规定献血和捐献血小板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捐献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只相当于献血200ml左右。”陈晓军的话语,让妻子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据了解,血小板对病人来说,需求量很大,很多病人只需要输血小板就能够解决问题,它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陈晓军在科里工作多年,一直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乐于助人,是医护人员心目中的“老黄牛”,是患者眼中的“好大夫”。肝胆外科蔡珍福主任表示,下次有机会将组织全科人员一起去献血。(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