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个国家的起飞:中国商用飞机的生死突围记(组图) 查看下一页

2016年03月18日 09:45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 

  1968年,人类登月的前一年,大导演库布里克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开启人们对太空、对航天的崇拜,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奥舍罗夫说:“我们今天对航天员如此迷恋,在某种程度上是这部影片的功劳。”四十年中,人类正是在太空题材电影中,在阿瑟·克拉克、库布里克、乔治·卢卡斯、索德伯格……这些优秀的作家和导演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地在宇宙中走得更远,形成了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引领世界、在商业竞争中控制全球的文化软实力。

  现在的你是否总是被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飞机吸引,总想知道那些飞机设计师们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技术间进行综合与取舍;总想知道那些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的试飞员是如何挑战飞行的极限;总想知道这些被誉为“中国之翼”的飞机未来的故事……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刘济美,是一名中国航空领域的资深记者,更是一位民机科普专家,多年来采访了多款新型航空装备的研制历史,听过很多型号总设计师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惊险故事,也参加了很多大型军事活动的报道,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井喷时代。通过自身亲历中国民机的研制和发展历程,继《为了中国―—中国首架新型支线客机研发纪实》后又—力著《一个国家的起飞——中国商用飞机的生死突围》(中信出版社4月出版),本书力求完整地解开这些关乎中国民机生死突围的密码,诠释一个中国民机的真实发展历程。与你一起体会始终交织在一起的报国、自强、悲壮、铁血的情感。

  “2007年,在采访完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之后,有人推荐我读一篇介绍波音757研制历史的深度报道《让它飞起来》,然后告诉我,中国正在研制一款新型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那一年的11月,我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厂房第一次见到正在等待总装下线的它,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没想到的是,我对它的采访持续了6年。”

  “这6年间,我和它一起征战于云海之巅,接受了一项又一项极限条件下的挑战,我和申请人坚守在零下43.2摄氏度的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在零上55摄氏度的长沙大坨铺机场追逐烈日;我们三进飞沙走石,侧风风速高至10米/秒的嘉峪关鼎新机场;在空气稀薄,海拨高度达到2842米的青海格尔木机场创下了一天试飞10个驾次的高效记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用国际最高的适航标准证明中国国产飞机的安全性!”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