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船搞军队运输 “参军”民企有啥想法难处?

2016年04月14日 08:37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参与互动 

  军运登上民船,企业有啥想法

  ■娄先锋 姚建新 本报特约记者 赵继承

  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是加快推进海上动员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15年6月颁布实施《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以来,让渴望搭乘“军列”的企业踏上了“破冰之旅”。但据相关部门反馈,这一标准体系在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宁波东海海运有限公司,听一听企业怎么说。

  2014年5月,宁波东海海运有限公司的“东海215”4000吨级油船成为全国首艘贯彻国防要求的民船通过验收;2015年8月,贯彻国防要求的“东海221”11000吨级油化船投入使用,同年7月公司组建海运大队;2016年1月,贯彻国防要求的5000吨级油船立项获批,4月中下旬开工……

  4月11日,宁波东海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仁德向记者列举了企业“参军”以来取得的一项项成果。

  记者惊叹于他们竟然在《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颁布之前,就已在履行国防义务。走进公司荣誉室,企业“参军”以来的成果荣誉被摆放在最明显的位置,足见公司管理层对国防建设的重视。

  张仁德说:“公司成立50多年来,一直从事全球国际航运生意,从过去受排挤、遭欺负、面临安全危险到今天受重视、有地位、受保护,感触最深的是国家的富强,国防强大才是一个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保护伞’。因为有亲身经历和深刻体会,无论是公司管理人员还是员工都会对国防建设更加关心一些。所以,当交通战备和港航务军代处等部门找到我们时,两家一拍即合就签订了贯彻国防要求协议。”

  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油船的体内都要增加哪些新器官?

  机务副总金春元给记者翻看了“东海215”4000吨级成品油船贯彻国防要求项目验收报告书,在建设成果章节,货油管系安装、货舱和管线特涂、预置纵向油料补给装置、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补油区域防火防爆、预留居住舱室和军用通讯设备接口等6项建造施工项目中,共涉及30多个器材、材料、部件。

  “为达到国防要求技术标准,我们搭进去不少人力、财力、物力。”张仁德说,从立项到验收通过的1年多时间里,公司专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攻关小组,配合军地有关部门进行设计、论证、会审,先后10多次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方案在13个月内经过4次修改才最终通过专家评审。

  这还不是最困难的。贯彻国防要求虽然有一笔补助资金,但也是管一时管不了长远,缺乏常态资金的扶持。因为贯彻国防要求的建造成本远远超出国家补助经费,再加上平时的维护保养费用、参加训练演练的费用等等,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张仁德告诉记者,“东海215”4000吨级成品油船按照国防要求建造后,平时维护保养项目就有40多项,每年至少花费40多万元。每次参加训练演练,从准备到结束至少需要15天,一年两次虽然时间不长,但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军地不是有许多激励扶持政策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金春元解释:“民船贯彻国防要求,目前从国家层面讲,只有《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提到给予适当补偿,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落实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行标准,对企业来说就是很难享受得到。”

  去年,金春元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扶持政策时发现,宁波市目前对民企“参军”有明确资金支持的只有《宁波市鼓励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宁波市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其他文件都只是“概略”提到,想要争取项目贷款和减免税,哪个部门都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

  记者了解到,《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作为规范,不具有强制性。要把这项要求落到实处,仅靠企业对国防的关心支持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

  张仁德说:“压力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早晚会有具体政策下来的。这不,4月5日就来了民船贯彻国防要求项目增加成本费用测算的通知。”记者看到测算表,区分2年一次中修、3年一次大修的费用清单和运营损失等都要进行详细计算。金春元告诉记者,如果这些费用拨下来基本能够弥补维护保养和维修的费用。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有信心就执着不弃。记者了解到,尽管面对诸多压力困难,但公司上下始终不忘支持国防建设的初心,在高标准落实油船贯彻国防要求的同时,公司还派出6名骨干到军队院校学习战时行动组织指挥等知识,按战时行动组织平时的军用油品投送,以确保完成军地赋予的各项参演和保障任务。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