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在亚太频繁军演秀武力 欲靠前干预地区大国

2016年04月28日 08:5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近年来,美军在亚太地区军演频度不断上升,呈现诸多新特点——

  亚太高频军演,美用心何在?

  ■李瑞景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军在亚太安全领域进入了“军演偏爱”时代,尤其是军演类型多元化、频度繁密化、功能战略化的特点日益突出,成为美塑造力量存在的主要手段。2016年,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的联合军演继续保持高密度。据统计,当前美军每年仅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的例行性大型军演就有十余项,各类军演总数高达1500余场次,这是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的具体表现,严重影响着亚太地区局势的稳定。

  军演内容——

  课目设置突出实战性

  近年来,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演习内容由以往的人道主义救援、联合反恐和海上拦截等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课目为主,逐渐转向联合反潜、夺岛、防空、垂直登陆、应对入侵与局部挑衅、战术集结地防御、应对生化武器袭击等应对传统安全威胁的课目,实战色彩越来越明显。

  其中,美军就针对所谓“地区新兴大国”的“潜艇威胁”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联合演练。美军多次宣称,亚太地区新型潜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地区新兴大国近年来无论在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美海军对该类目标的侦察、跟踪能力都相对欠缺。正因如此,美海军除继续采取兵棋推演、计算机模拟等“虚拟”形式外,近年来大幅增加了实兵对抗性演练,通过“蓝红对抗”的形式检验和提高反潜作战能力。演练中,通常由参演的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常规潜艇模拟“东亚某国潜艇”对美军编队实施攻击,美军则在对抗中检验其搜索和攻击静音潜艇的能力。

  此外,美日澳三国近来举行的“对抗北方”联合空战演习,从参演战机型号、演习课目和日程安排来看,联合军演实战化的意味也更加明显。日美两国在美举行的“黎明突击”联合夺岛演习,则旨在提升两国武装力量在夺岛作战时的联合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在地区岛屿争端的大背景下,这些演习的指向性十分明显。至于美菲两国近年来的“肩并肩”军演,也从以往的反恐、搜救为主,发展到如今多以两栖登陆、联合夺取海上钻井平台等课目为主。

  正如美太平洋司令部军演方案设计主管卡尔·贝克尔所指出,近年来美军系列演习的目标是瞄准“新兴军事力量”,防备亚太地区崛起的大国。分析认为,军演是军事训练与实际战争之间的“焊接点”,近年来美国亚太军演的实战性愈来愈强,这种强烈的指向性,不得不让人警惕和关注。

  参演主体——

  联合盟友作战成为重点

  美军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军演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同盟友和准盟友间进行的联合军演比重不断攀升,其中既有美日、美韩这样的双边军演,也有涵盖十余个甚至数十个参演国的多国联合军演。

  美军之所以如此热衷联合军演,其中既有维系和强化军事关系,巩固战略联盟的考量,同时美军也认为,未来美军在亚太地区遂行的军事行动,很可能不会是单打独斗,而是美军主导下的联军作战。同时,美军认识到,各国军队指挥体制各异,技战术水平差距较大,战时组织协调难度极大。因此,在和平时期的演习中强化多国协同作战能力,成为演习的重要目标。

  以著名的“环太平洋”军演为例,其中既包括同中俄等国联合举行的“联谊型”军演,还有同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等国共同举行的“实战型”军演。“实战型”军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各国进行作战行动规划,同时着力打通情报及后勤方面的壁垒,协调彼此间通讯、作业模式和交战准则;第二阶段为作战阶段,参演各国通常分为“蓝国”与“橙国”进行实兵对抗,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完成演练,考验各方在多国联合部队临时编组的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主要是进行检讨与交流,届时所有参演舰船返回珍珠港,进行室内研讨,以促进联军在作战中进行更好的信息沟通和指挥协同。

  美军认为,“联合演习是为了保持军事存在、为盟国提供可见的支持或向潜在对手发出警告,并表明美国履行条约义务的决心”。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美军在军演中向盟友和准盟友们发出的这种信号,很容易被一些国家解读为美国愿为其挑起地区争端“站台埋单”,成为其搅动地区局势的“内驱力”。

  演练地域——

  适应美军亚太基地调整

  美军认为,随着“地区大国”的崛起,美军需要适度减轻对“第一岛链”内军事基地的依赖,同时在整个亚太地区寻找新的可供美海空军使用的港口和机场,以实现“分散部署”,令“潜在敌人”在确定打击目标时“面临更为艰难的选择”。近年来,美军在这方面可谓做足功课,其中,同各相关国家共同举行各类型的联合军演成为最好的媒介。

  首先,通过军演为新基地选址。军演犹如“投石问路”,一方面试探开设军事基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基地的价值进行评估。如通过与印度尼西亚举行“对付西方”联合军演,美军一方面试探印尼政府和民间对美军未来使用其军事基地的态度,同时美军还“例行性”地对军演基地进行了评估。演习结束后,美军派出C-130运输机及其机组,对哈利姆空军基地的跑道情况、电力供应可靠性、燃料储备安全性及停机坪是否充足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后来,尽管美军未能将哈利姆变成“常驻基地”,但仍然通过相关协议实现了“灵活驻扎”。

  其次,通过军演推动基地协议的签署。近年来,鉴于南海局势的发展,美军一直希望重返菲律宾,但又苦于菲律宾国内反对迟迟不能实现。为此,美军“先上车后买票”,通过军演不断强化在菲律宾各主要基地的军事存在,造成一种“事实上”占有并使用的局面。最终,美军通过《访问部队协议》和《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绕过菲律宾“禁止外国军队驻军”的宪法,通过同菲军“共同使用军事基地”的方式,实现了在菲律宾的驻军。今年美菲两国举行的“肩并肩”军演,也是该协议通过后的第一次美菲联合军演。相较以往,美军在军演规模、演习课目以及演练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以巩固在新开设基地的既有成果,同时不过分刺激当地民众。军演结束之后,借助相关协议,美军将会正式向菲律宾的5处军事基地派驻人员和设施。

  同时,美军还通过军演进一步熟悉各军事基地,特别是新开设基地周边的战场环境。一直以来,美军的战场几乎都在境外。要使境外作战打出“主场”效果,通过各种类型的演习让部队熟悉不同的战场环境是美军一直以来尊奉的法则。

  演习指导——

  检验转型成果和军事理论

  美军在亚太一年举行1500余场次的演习,规模不一、类型各异,但看似形散,实则神聚。这个“神”,就是检验美军近年来转型的成果,检验最新的军事理论,检验各类新作战计划的可行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检验新老武器的作战效能。

  首先,亚太各型军演成为美军转型成果的检验场。据不完全统计,自二战以来,美军先后历经12次大的转型。转型是成功还是失败,除了在真实战场上进行考验以外,美军认为,必须在和平时期先通过演习进行检验。时任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在视察美军太平洋总部时指出,美军进行大量军事演习的目的,就是要检验美军转型的效果,检验美军是否有能力应对未来可预见的威胁,并为进一步转型提供依据。

  其次,亚太的各型军演也是美军新军事理论的检验场。美军认为,演习是检验和催生新军事理论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美军推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之后就在亚太军演中探索将“空海一体战”构想和“跨域联合”概念运用于干预地区冲突;在兵力结构上,美军也在演习中不断探索优化,由以航母编队为主的传统模式,向海空兵力相对均衡配置的结构转变,并更加注重航天、网电力量对海空作战的支援,强调通过全维力量融合来提升体系作战能力。通过持续探索,美军在总结“空海一体战”理论运用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于2015年底又出台了“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并开始在2016年的亚太各类型军演中进行检验,以期完善该概念并逐步推进上升为理论并用于实践,试图对地区大国在亚太海域的活动进行靠前干预。

  同时,美军在亚太密集军演还有检验新作战计划及新老武器装备的考虑。因此,尽管军费缩水,但近年来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演频率不减反增,规模也从万人级向几十万人级别转变,这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检验美军的多样化作战能力。

  (作者单位:南昌陆军指挥学院)

  制图:苏 鹏 图片资料:李瑞景、杨 磊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