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今天,如何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

2016年06月23日 08:4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今天,我们如何提升军事职业吸引力

  ——广西河池市做好新时期军人优待工作闻思录

  ■赵永安 本报特约记者 罗文义 记者 陈典宏

  写在前面

  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注重发挥政策制度的调节作用,增强军事职业的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

  近年来,广西河池市传承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军人优待工作,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十二有”格局:传统媒体有宣传、信息网络有内容、重大节日有走访、涉法维权有保障、家属就业有安排、转业安置有优先、军属困难有帮扶、当兵退伍有优待、专武干部有出路、制度机制有创新、工作绩效有考评、立功受奖有氛围,为提升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荣誉感趟开了新路。

  他们的实践表明:优待军人只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催生紧迫感、在优良传统中传承责任感、在氛围创造中涵养使命感、在现实利益中激发光荣感、在广大群众中营造认同感,就能汇聚全社会爱国拥军的正能量,更好地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推进改革强军伟大事业。

  1、如何对待军人,影响和决定战争胜负

  河池,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还是一片爱国拥军的热土。

  当年,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农民运动,孕育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一直以来,军人在河池是备受尊重的群体。然而,前几年发生的两件事,却让军地领导感到如鲠在喉:

  一名河池籍战士在部队荣立三等功,探家时专门找到县民政局打听喜报下落,没想到民政局接访的工作人员,要求他带上军功章和立功受奖证书前来查证,让这名战士“很受伤”。

  “和平时期要不要军队?”2013年2月,河池市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承平日久,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容易在莺歌燕舞中丧失,公民的国防意识容易在花前月下里消磨弱化。

  重新捧读灾难深重的中国近代史,更是激起了市领导惴惴不安的忧思:一个强大的民族背后必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民众如何对待军人,直接影响和决定军队强弱和战争胜负。重拾老区崇军尚武的传统,提高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在改革强军新形势下,尤其需要有务实的举措。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2015年,河池市军地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提升军人职业荣誉感的规定》,从政策制度上对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作出硬性规定。

  文件明确,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将提升军人荣誉感的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管理和绩效考评体系,纳入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考评内容。

  推行这一规定,时任市委书记黄世勇语重心长地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不懂得崇尚军人,对一个民族而言,往往是灾难的开始。”

  河池市决心发挥政策制度的调节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从宣传、双拥、安置、优抚、奖惩等方面入手,重塑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

  2、真情感悟了解,才能真心优待军人

  陈金同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候车室里的旅客“刷”地让出一条通道,向他鼓掌致意。

  2015年5月,某边防团副团长陈金同一家3口回东兰县老家探亲,在县汽车站转车时正巧遇到了同乡。经过同乡的讲述,陈金同戍边21年两次参加边境大排雷、4次荣立军功的经历被候车的旅客知晓。等到检票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句:“让戍边功臣优先!”于是,便有了这暖心的一幕。

  “军人优先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军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对军人平时抢险救灾中奋勇争先的社会回报,更是对军人长期披星戴月、枕戈待旦的职业敬重。”在河池讲坛授课时,市委书记何辛幸语重心长地说。

  河池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持续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名师工程”,邀请金一南等军内外知名专家登上河池讲坛,纵论天下大势,讲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和面临的现实威胁,提升民众拥军优属的责任意识。

  “军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从国家计,从安全计,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倾心关爱。如果不懂得在和平时期爱护军人,等到战争降临时才想到军人的重要,那就晚了。”市委、市政府领导感到:优待军人,首先要了解军人。一系列了解军人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展开:

  市里与某边防团联系,分批派出党政干部到部队体验生活,喝老井水、走夜巡路、听海岛曲,感受边防官兵的酸甜苦辣;定期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在汗流 浃背的黏湿感和浑身萦绕的汗酸味中体会军人的牺牲和奉献;

  组织各单位利用上党课等时机,让优秀复转军人登台讲述军旅好故事,组织回乡探亲军人介绍部队建设和发展成果,鼓励社区群众自发到驻军部队走访慰问,给子弟兵带去老区群众的关爱;

  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全方位报道宣扬拥军优属事迹,让“东西南北河池兵”宣传栏目红遍大街小巷,依托新媒体开设公众号介绍国防常识和展示军人风采,通过掌上平台把官兵事迹送进千家万户。

  仗可以千日不打,优待军人的事不可以一日不做。随着了解上的加深,优待军人工作质效同步提升。河池市响亮提出“再穷不穷部队,再难不难武装,再苦不苦军嫂”,各种优待军人活动普遍展开……

  今年元旦,河池市开展爱国拥军征文活动,全市350多名干部踊跃参加征文评选,许多人不约而同套用艾青的一句诗—— “为什么我的心里常含感动,因为我对军人爱得深沉!”

  3、既然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河池市市长唐云舒碰到的一件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某单位听说有安置转业干部的指标下来,事先把本单位人员安排在了相对较好的空余岗位。“为什么不按政策给转业干部预留岗位?”面对检查组的质问,单位领导振振有词:“转业干部是要安置,但我们自己的干部也不能不管。”

  “军民本是一家人,咋说起了两家话?”打破狭隘的本位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提高军人荣誉感需要突破的一道瓶颈。

  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和领导存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涉军问题最好由军队管到底,既减轻地方负担,也省了军地转换麻烦,军人也会感到舒心。

  对此,唐云舒指出:“军人保家卫国,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把优待军人当成负担,就是对军人的感情伤害。我们不但不能在社会利益分配的总盘子中把军人当成局外人,在一些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还要高看一眼。”

  突破瓶颈,从哪里发力?河池市积极改进优待军人检查办法,规定谁在对待军人上搞内外有别,一律通报批评。并明确评估优待军人工作绩效,要由军事机关来评定,军事机关评定不合格的,所在单位领导当年不得评为先进或提拔晋职,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办法颁布不久,一家单位在安置退役士兵时打了折扣,就被市委问责。

  硬性的措施,让许多人深受触动,横亘在军地之间的“你我之分”被全线打破。

  ——军人安置实现融合。每年换届选举为军队转业干部预留岗位,将转业干部全部安置在公务员岗位或参公单位,将正团职干部全部安置为县(市、区)副职领导;退役士兵特殊生活补助开支纳入了市、县两级财政开支。

  ——军地奖励完成对接。河池籍军人在部队立功受奖,地方政府参照部队奖励标准发放奖励金,明确获得二、三等功的军人载入市、县志,享受优先安排工作待遇,“立功受奖证书在地方形同一张纸”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工作互通成为常态。涉军有关事项,各级政府主动向军事机关征求意见,双方商定后,再统一实施,拥军优属工作由军事机关提需求,驻军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政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军地之间形成了“责任相连、利益相关、感情相融”的新格局。

  4、既要物质奖励,更注重精神激励

  一次,大化县给立功受奖的军人家庭统一派送奖金,准备把钱直接打到立功军人家庭账户上。但一位军属说,我不要钱,你拿奖金请一个锣鼓队到我们家来行不行?

  不要奖金要喜庆——这一情况引起了河池市领导的反思。曾几何时,有的人片面强调物质奖励,以为拥军就是给钱给物,而忽视了一些传统的精神激励手段。

  对此,河池市明确,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和被评为优秀士兵的官兵,要敲锣打鼓将喜报和奖金送达立功受奖官兵家中,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官兵,要在县人武部荣誉室刻录姓名,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宣传;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官兵,要在县人武部荣誉室登载其照片及立功事迹,报请军分区协调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宣传。

  去年12月,在武警云南丽江支队服役的环江县战士莫胜弟荣立三等功。接到喜报,县政府请来锣鼓队,一路上敲锣打鼓将喜报和两千元奖金送到他家中,还带上电视台全程录像,县电视台当晚播发了新闻。

  这一路,不知让多少群众深受触动:“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到部队去接受锻炼。”

  近年来,河池市以传承老区传统为发轫,致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军人、尊重军人的浓厚氛围。如今,走进河池,浓郁的爱国拥军的气息扑面而来。

  传统回归了。全市筹集资金修建9个纪念场馆,将散落在各地的3657座红军坟墓迁到了修缮一新的烈士陵园内,每年清明节和烈士公祭日组织悼念和公祭烈士活动,定期慰问志愿军老战士、参战民兵、复转军人、烈士遗属和红军后代,并在精准扶贫上对这一群体倾斜,让他们昔日付出的牺牲奉献得到应有承认和尊重。

  载体固定了。每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被定为市“双拥宣传月”,各地热烈开展拥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集中组织悬挂军烈属光荣牌匾仪式、退役军人座谈会、立功受奖官兵家属庆祝活动,每年征兵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新兵合影赠送格言。

  群众发动了。各地群众踊跃拥军,金城江个体户陈勤,拿出30多万元慰问了近千名子弟兵;“拥军模范”黄桂娥一针一线为子弟兵绣鞋垫30000多双;东兰县修缮红军烈士陵园需要征地,长江镇集祥村村民牙云扬主动放弃了征地补偿。

  受这种崇军尚武精神感染,河池市人民以极高热情投入经济建设,全市持续呈现出结构调整优化、质量不断提高、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站在河池市人民广场邓小平同志雕像前,遥想当年老一代军民历经战火风云,导引中国大地发生那场翻天覆地的红色裂变,品味河池老区眼下的实践,记者久久沉思,脑海中浮现出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

  当崇军尚武成为全民族的脉动,这种精神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将无法估量!

  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

  ■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 敖水平

  拿破仑在纵横欧洲大陆时曾夸下海口:“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勋章是什么?对于军人来说,勋章就是荣誉。

  出没于苦寒之地,行走于瘟疫之乡,决胜于战火之中,是军人的职业属性。这一职业,承载着社会一般行业无法比拟的艰苦和风险,最需要牺牲奉献精神,同样需要通过社会的尊崇来完成荣誉感的培植和塑造。

  军队不生产谷物,但却生产安全。凡是有远见的国家,无不把优待军人作为保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素有战斗民族之称的俄罗斯以英雄名字命名城市、街道、舰船成为传统,在英烈墓前拍婚纱照是年轻人的时尚。

  我国历来崇尚军人。美军在与我军交手中得出一个结论:“不怕解放军现代化,就怕解放军毛泽东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国军民,始终崇尚军人。那个年代军人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全社会到处呈现“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可喜局面。整个国家受这种浓厚的爱军尚武精神感染,以如火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

  毋庸讳言,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转型期,再加上承平日久远离了战火的警示,导致当前一些人在优待军人、崇尚军人上产生了偏见。有的肆意抹黑军队英雄诋毁军人形象,有的认为“军人优先”是享受特权,有的感到涉军安置是额外负担,有的刻意恶炒涉军事件,等等。

  “欲亡其政,先乱其军;欲乱其军,先惑其心。”这些年,一些西方国家用心险恶地实施“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煽动他国抹黑英雄、丑化军队、恶炒军人,以求扰乱军心民心,离间军民关系,淡化军人荣誉。我们在涉军问题上,如果没有应有的忧患意识,不懂得从“兵者,国之大事”的高度来给予军人应有的尊崇和爱戴,让军人荣誉感逐渐淡薄甚至丧失,就正中了敌对势力的下怀。

  正是深刻洞察这些问题的危害,习主席从强国兴军的战略考量出发,多次指出要“增强军事职业的吸引力和军人荣誉感、使命感”,并强调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号召人民大力弘扬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提振民族的崇军尚武精神。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当年,毛主席提出的这一著名论断,对今天仍然不无启示。只有真正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里面出和平”“枪杆子里面出安全”,才能深刻理解优待军人的重要意义,形成人人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崇尚军人的浓厚氛围。

  这种氛围,就是古代典籍里“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热烈;

  这种氛围,就是老区群众“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深情;

  这种氛围,就是当今人们高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的自豪。

  在全社会涵养了这样一种氛围,将激励更多的军人在未来战场上决战决胜,并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一往无前。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