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中国近年解决新型战机、航母等大量关键气动难题

2016年06月29日 08:32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中国风”的澎湃力场

  ——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下)

  ▇本报记者 邹维荣 王通化 通讯员 孟昊翀 兰小红

  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讨论交流课题。王硕 摄

  2016年6月25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喜讯传到千里之外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人员无比自豪。因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离不开此处一座座风洞吹来的“中国风”。

  岂止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我国大部分自主研发的航天器都曾在这里经受“中国风”的洗礼!

  日前,记者走近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探寻并解读“中国风”的澎湃力场。

  精神传承力——

  使命的接力棒就要一代接着一代传

  1958年,中国风洞建设真正起步。从那时候起,建设世界级的风洞群便成为中国风洞人的梦想。1968年,由钱学森、郭永怀规划,聂荣臻推动,毛主席批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开始组建。

  早期的创业者们称自己为“气动人”,这个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一辈“气动人”至今记忆犹新:“时间不等人,任务等着上,就算拼了命也要把风洞尽快建起来。”

  任务等着上——这是当年压在创业者们肩头的使命。

  2008年5月12日,川西腹地大震袭来,天崩地裂。该中心科研试验设施遭受重创,风洞群停止轰鸣。

  任务再一次等着上!该中心科研人员发扬老一代“气动人”的创业精神,整合式搬迁、提升式建设、多系统攻关……两年后,多功能结冰风洞破土动工,科研试验新区正式开工,他们踏上了“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国家气动中心”的崭新征程。

  使命的接力棒就要一代接着一代传。

  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年逾七旬的风洞设计专家、“科技创新模范”刘政崇手中时,已到了冲刺阶段。作为亚洲最大风洞群的一名奠基者和建设者,他亲自主持和参与设计了11座不同型号的风洞。

  综合运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年对我国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体系作出的战略规划,也是“气动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钱学森提出的“三种手段结合解决气动问题”的模式,到今天已基本完成。

  创新驱动力——

  眼睛瞄着哪里,脚步才能迈向哪里

  “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在该中心,这句话反复被人提及。

  被反复提及的还有这些人和事——

  瞄准发动机研制中的关键气动问题,乐嘉陵院士牵头论证提出“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研究员李志辉20余年如一日,在飞行器从大气层稀薄流到连续流跨流域飞行面临的气动力/热关键技术问题方面取得系列创造性成果,为多类飞行器研制作出突出贡献。

  研究员张树海首次发现了漩涡破裂区域存在多螺旋结构,在国内外气动学界专家中引起强烈反响……

  “眼睛瞄着哪里,脚步才能迈向哪里。”该中心主任范召林说,盯着重大技术难题,多出原创性成果,是他们增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根本途径。

  着眼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他们积极构建面向型号气动问题的任务组织模式,致力于解决型号气动问题,特别是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十二五”以来,他们成功解决了新型战机、大型运输机、“辽宁号”航空母舰等重点装备研制中的大量关键气动难题。

  着眼气动前沿基础问题研究,他们积极推动建立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把一批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专家从一般性任务中解放出来。

  着眼工程发展新需求,他们打破专业界限、推动学科融合,开展虚拟飞行技术研究,运用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一体化试验方法,成功研制出虚拟飞行试验装置,填补国内空白。

  军民融合力——

  站在时代潮头,升起协作的风帆

  谈到一座座现代化风洞拔地而起,该中心一位负责人感慨万千:“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

  大型低速风洞、大型低温风洞、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我国迈向航空航天强国的标志性设备。

  “建设这几座风洞,对中心的设计建设能力是一次大考,对国家加工制造能力是一次大考,甚至对综合国力都是一次大考。”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型低温风洞运行温度最低达零下100多摄氏度,风洞建设所需的特种超低温钢材在我国应用极少,国内实力最强的钢铁材料单位,在相关性能参数和加工制造工艺研究方面也存在大量空白。

  “我们干的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要善于算国家大账,不能被一些局部利益束缚住自己手脚。”该中心党委书记张源明说,他们广泛邀请国内相关单位,从最基本的材料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测试工作入手,解决低温钢材在原料生产、加工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有力促进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升级。

  站在时代潮头,升起协作的风帆。该中心与国内十余家顶尖科研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针对大型设备建设面临的关键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引领我国在能源动力、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等相关产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空气动力学,从诞生那天起,就带有鲜明的军民两用属性。

  作为我国空气动力试验研究的“领头雁”,该中心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加大技术输出与共享共用力度,积极推动优质气动资源全国共享,支撑国家空气动力事业创新发展。

  ——推动行业统一的标模体系建设、建立国家飞行器气动数据天地相关性体系。

  ——集中建成一大批研究型风洞,面向全国开放共享。

  ——向全国同行免费发布共享自主创新研发的两款流体力学数值计算软件。

  ——建成空气动力数据库,完成数百万条试验数据及时入库,面向全国发布飞行器标模布局方案……

  一项项务实之举,赢得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赞誉。

  人才集聚力——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风洞

  短短几年就成了气动噪声与控制领域学术带头人,这是青年骨干陈鹏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

  在该中心,陈鹏的成长轨迹并不偶然。为加强对年轻科技人才的培养,他们出台了一系列加强35岁以下青年科技英才培养的措施办法,明确规定新增科研项目40%以上要由35岁以下青年科技骨干担纲。

  除了提携年轻的,他们还重视拔尖的。

  2009年底,该中心党委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制订出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办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一旦受聘为首席专家,中心将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优厚保障,使其在科研经费、工作条件上无后顾之虞,在科研上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这些举措,折射着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在该中心看来,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比一座价值数亿元的风洞设备更宝贵。

  为了让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投入科研工作,该中心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政策措施,竭力为科技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努力让科技人员有尊严、有地位、有平台、有压力。

  超常举措,集聚高端人才。如今,该中心拥有10位“973”技术首席、17位“863”专家,10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人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工程,形成了院士领衔、专家众多、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风洞。这支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队伍,不仅带动了科研能力整体跃升,而且催生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人才生生不息,未来“中国风”将越来越澎湃!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