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青海特战武警极限训练:敌假扮人质夺枪背后攻击

2016年07月15日 08:16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高原演兵,每天都是“艰难一日”

  ——武警青海省总队组织特战分队开展极限训练侧记

  ■本报记者 张海华 特约记者 罗 鑫

  6月的青海高原某峡谷,气温陡降、风雪漫天。

  寒风中,一队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顶风冒雪、长途奔袭,采用各种攻防队形交替掩护,对“暴恐分子”展开追击捕歼……连日来,从昆仑雪山到沙漠戈壁,从深涧险滩到三江源头,武警青海省总队一场场反恐实兵演练火热进行。

  “每天都是‘艰难一日’!”该总队司令员杨雄埃介绍,他们采取分地域、多课目、高强度、超负荷、昼夜连续等组训方式,组织特战分队官兵上高原开展极限训练,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砥砺反恐处突能力。

  训练中频出“想不到”

  “5名暴恐分子,携带枪支朝玛柯河森林子木达沟逃窜。”凌晨4时许,沉睡中的果洛州支队特战队员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惊醒。

  “子木达沟?”接到命令,中队长杨军心里头禁不住“咯噔”一下,夜闯玛柯河原始森林中的子木达沟,万一出现危险怎么办?

  军令如山,杨军来不及多想,便带领队员们一头扎进了黑夜中。全副武装的官兵负重数十公斤,顶着寒风冻雨在险沟深谷中搜索了8个多小时,可依然难觅“敌”踪。时值正午,浑身湿透、饥乏交加的队员们正准备稍事休整,峡谷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响,他们立即沿着枪响的方向摸了过去。

  带路的搜爆犬突然停了下来,狂吠不止。多次参与反恐行动的杨军一下警觉起来,通往丛林深处的小道积雪被人整理过,一旁还摆放了精心伪装的树枝,不仔细看还真觉察不出来。惊出一身冷汗的他召集战斗骨干商量,判断这是“暴恐分子”设下的陷阱,“敌人”就在附近。判明敌情后,他们采取正面佯攻、侧翼包抄的战法,一举围歼了这伙“暴恐分子”。

  与此同时,海拔4414米的玉珠峰脚下,二支队特战队员正组织射击训练。支队射击训练场设施齐全完备,而此处距离营区近300公里,为何舍近求远?对此,支队长安大钧说:“气压、风力、缺氧、反光等因素对雪地射击影响较大,只有在实战环境中消除打仗盲区,才能提高全地域打赢能力!”

  频频出现的“想不到”,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连日来,特战分队官兵在训练中先后检验了10多套高原应急处突战法,锤炼了反恐作战技能。

  举一反三查找“软肋”

  海南州,某人迹罕至的河谷,随着风吹草动,到处弥漫着紧张的气息。3间破败的木屋散落在灌木丛中,6名持枪“暴恐分子”劫持2名“人质”藏匿于屋内。

  长途奔袭而来的海南州支队10名特战队员经过观察,决定发起强攻。伴随着爆震弹一声巨响,队员贺启龙率先突入一间木屋,迅速“击毙”2名“暴恐分子”,掩护“人质”从屋后撤退。

  没想到,情况此时却发生了“逆转”。获救的“人质”突然掏出匕首将贺启龙“刺倒”在地,抢夺枪支从背后攻击特战分队。原来,“暴恐分子”伪装成“人质”,悄悄埋下了杀招。

  训练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对手最有发言权。演练过后,官兵们在反思会上剖析,训练存在的惯性思维、作战套路化导致“暴恐分子”找到了机会。

  要想在反恐实战中掌握作战主动权,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敢于向自己“开刀”。“现场指挥不灵活”“野外生存技能不过硬”“兵力分配不科学”……此次训练,总队共梳理出3大类15项“软肋”,现场分析、制订解决方案,对训练内容进行研究论证,为进一步提升训练质量打基础、趟路子。

  一环一秒定“生死”

  夜黑如墨,寂静无声。担负宿营地警戒任务的海东市支队特战队员张世鹏警惕地关注周边动静。突然,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异响。“谁?不许动!”小张迅速闪身到一棵树后,出枪瞄准偷袭的“暴恐分子”,然而导调组却判定他“阵亡”。

  “战场无小事,一环一秒定‘生死’。”小张虽然满肚子委屈,但随后支队长达哇才让的一番分析却让他心服口服:实战中,能隐蔽身体的树木直径至少要达到30厘米,而小张选择隐蔽的树木直径不到20厘米。

  每一场训练,都必须用“打仗尺子”量。一次,上级命令黄南州支队特战队员生擒3名“暴恐分子头目”。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官兵们决定用爆震弹快速制“敌”。

  “轰!”一声巨响过后,特战队员迅速出击。没想到,“敌人”并没有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仍然疯狂还击、负隅顽抗,队员们只得强攻,付出“惨重代价”,才完成任务。

  导调组给出的评估是不及格。经测算,爆震弹的落点距离“敌人”尚有5米多,没起到预期效用。这让特战队员认识到:训练场上的1米、1秒或许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若发生在战场上,那就会关乎生死、决定胜败。

  吃一堑长一智。特战队员们组织演练复盘,集体研究视频回放,瞄准难题深研细抠,总结催泪弹、爆震弹投掷的经验。

  “训练中吹毛求疵、锱铢必较,目的就在于把实战的难度、精度考在前、练在前,为明天战场多添一分胜算!”现场组织训练的黄南州支队支队长亓涛感慨地说。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