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中俄签署合研宽体客机协议 将采购西方发动机

2016年07月15日 10:11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环球网军事-航空7月15日报道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中国航空工业近日捷报频传。继ARJ21国产支线客机交付、运-20军用运输机服役后,中俄联合研制的新一代宽体客机也初现曙光。《环球时报》记者14日从中国商飞公司消息人士处证实,中俄已签署联合研制宽体客机的协议,它的基本型载客280座,航程约1.2万公里,初步计划于2022年前后首飞。

  俄罗斯《生意人报》13日以“俄中客机飞往上海”为题报道称,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总裁尤里·斯柳萨里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上透露,中俄联合生产新型宽体客机已就组织生产中的主要事项达成原则性协议。他介绍说,负责研发的联合工程中心将落户莫斯科,客机最终将在中国商飞公司所属的工厂基地完成组装。预计项目总价值约130-200亿美元。

  商飞公司消息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他透露,中俄双方确定按照对等原则,组建合资公司负责宽体客机项目的实施,合资公司总部注册于上海,中俄联合工程团队将共同完成飞机设计,总装生产线也建在上海。

  据介绍,包括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在内的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是现代民用飞机研制和发展的根本支撑之一。此前由于缺乏预先研究的支持,中国的ARJ21新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项目都不得不走上一条“边研制边攻关”的道路,加大了技术和周期风险,增加了中国民机项目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如今中国商飞按照“研制一代、生产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模式,与俄罗斯联合探讨研制宽体客机的可行性。2016年6月,双方企业签署合资合同,制定了“瞄准主流市场,研制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宽体客机”的竞争策略。这种宽体客机基本型航程为1.2万公里,座级为280座,并将发展加长型和缩短型,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目前初步计划于2022年前后首飞,具体节点将根据项目研制进展确定。

  不过中俄宽体客机项目也存在很多挑战。一名航空专家介绍说,宽体客机具备几个重要指标,包括航程6000公里以上、起飞重量200吨以上、200座位以上等。中国缺乏宽体客机的研制经验自不用说,而俄罗斯尽管此前已经生产出伊尔-86、伊尔-96等宽体客机,具备大型客机的研制经验,但即便最新的伊尔-96在性能和经济性等主要指标上也无法与空客A340、A380、波音777、波音787等西方主流客机匹敌,因此中俄宽体客机不可能像西方猜测的那样,只是简单放大现有的俄制MS-21干线客机或伊尔-96客机,而是要利用俄方经验重新设计一款新型客机,并采用当前的最新技术,包括大量的复合材料。据称,这种新客机可能会选用与MS-21客机类似的复合材料机翼。

  商飞人士透露,在外界关注的发动机问题上,中俄宽体客机将采用西方研制的新型大推力发动机。此前俄罗斯媒体曾宣称,俄方负责研制推力达35吨的PD-35发动机,这将是俄罗斯研制的最大推力民用发动机,但需要花费十年时间。这显然超出了中俄宽体客机的时间表。据《生意人报》透露,目前有能力研制35吨级大推力民用发动机的只有通用电气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中俄宽体客机项目方已向这两家公司发送采购35吨推力发动机的询价函。据专家介绍,由于民用发动机与军用发动机完全不同,而且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客机的适航认证问题,因此俄罗斯近年研发的几种客机也都采用过西方的发动机。

  和C919类似,中俄宽体客机未来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能否取得西方的适航认证,这更大程度上与政治因素有关。《生意人报》称,中国将成为宽体客机的主要销售市场。据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预计,从长远来看,亚太地区对宽体客机的需求量约为4000架,中国内部市场就能消化近千架。

 

【编辑:尹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