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刺猬手”女兵无防护爬线杆 扎满倒刺用针挑(图)

2016年08月30日 08:3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陆军第54集团军某通信团女兵连有线班班长,下士军衔,荣立三等功2次。陈 锐摄

  历史上有个“尹灵芝”,是个“刘胡兰式”的女英雄。“铁军”通信团也有个“尹灵芝”,与英雄同名。别看她面容清秀、身材娇小,可一踏上演训场,也颇有几分英雄气。

  这是一项名为“单兵千米综合作业”的课目,被称为有线兵的“铁人三项”。项目要求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手持20公斤重的两个缠满线缆的络车,通过含弹坑、高墙、铁丝网等的千米障碍,并采用固定攀登、道路架设等方法,完成往返放线、收线任务。

  由于项目难度大,对体能要求高,该团的千米综合作业训练场建成以来,鲜有女兵踏足。

  “同样是有线兵,为啥女兵就只能做简单的收放线训练?”看着训练场上男兵们上蹦下跳练得“欢实”,尹灵芝按捺不住了。这不,瞅准上级组织创破纪录比武的机会,她提出要上千米综合作业场上比一比!

  男兵们一听,哑然失笑:“你还是先背着两个络车跑个五公里再说吧……”身边的班长也“扯袖子”阻止,训练大纲在这个课目上对女兵又没硬性要求,这是较哪门子劲。“我的目标是战场,这打起仗来不分男女吧?”她用力咬咬嘴唇,一本正经地摆出理由。

  当初,她新兵下连被分在通信值勤站,却决定参加女子500米收放线课目比武,那表情也是如此。收放线是有线专业的训练课目,和通信值勤并无关联。当时,尹灵芝却执意要跨专业挑战,理由也是一句话:“要当个优秀的通信兵,不能只会一种本领吧?”

  有线专业是公认的“体力活”。走下“三尺机台”,背上沉重的络车,尹灵芝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体能。“要打牢基础,必须给自己加码。”跑步,别人一天跑5公里,她跑8公里;收放线训练,背上络车,她一练就是二三十趟,左手虎口被被覆线磨出了茧子,肩膀也被背带勒出了血印……几个月后,尹灵芝参加原济南军区组织的女子500米收放线课目比武,一举打破纪录夺得冠军。

  成功岂能轻易复制?尽管打心眼里欣赏尹灵芝的拼搏劲儿,报名参赛前,女兵连连长冯丽杰还是半开玩笑似的又问了次尹灵芝:“单兵千米综合作业,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女兵,你确定参加吗?”“确定!”尹灵芝用力点头回答,表现得像是做足了吃苦的准备。

  然而,初登千米综合作业训练场,却是另一番景象:轻装往返过一趟障碍,她便被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全身大汗淋漓;全副武装拎起两捆被覆线,便一下子把她一米六几的个头压到了一米五几;第一次固定攀登,她竭尽全力却难达标准线,只能咬牙与线杆对峙在3米多高的空中……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那段时间,尹灵芝不断给自己打气。为缩短固定攀登的时间,她爬线杆从不戴手套和护腕,每次急速下滑,小臂和手掌都扎满倒刺,用针挑完后留下红红一片血印,被战友们戏称是“刺猬手”……几个月下来,尹灵芝的训练成绩终于从刚开始的28分钟提高到19分多。

  2015年9月,尹灵芝如愿踏上了原济南军区组织的通信兵夜间单兵千米综合作业比武的赛场。漆黑的赛场上,尹灵芝携带的手电筒在高高低低的障碍间时隐时现,宛若快速游动的星点,黑色的被覆线已融入夜色,只有络车呼啦啦一阵阵狂转……“18分50秒!”最终成绩公布,她以较大优势战胜对手。

  不过,挑战还未结束。今年7月,尹灵芝又参加了中部战区陆军组织的单兵千米综合作业比武,并以15分41秒的成绩力压多名对手夺冠。就在大家期待她在这一项目上再创佳绩时,尹灵芝却向连队申请“转行”学习战术互联网装备。这意味着,她得再次从零开始。

  “掌握信息化装备,可不像过障碍,肯流血流汗就能提高水平……”有战友善意地提醒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既然选择了,我就会坚持下去!”尹灵芝又是一脸坚定。(邹菲 陈锐)

  挑战的青春最美丽

  ■尹灵芝

  “你不勇敢,没人能替你坚强。”我常常告诫自己,男兵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血性不等于男性,勇士也可以是女士。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铁军”女兵,唯有拼搏的军旅才精彩,挑战的青春最美丽。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