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飓风裹挟冰雹劈头盖脸袭来 官兵趴蒙布上护战机

2016年10月13日 10:1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官兵们以良好作风筑起一道道可靠的飞行安全屏障。刘应华摄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本报通讯员 郭洪波 杨进 

  金秋的清晨,太阳刚从连绵的祁连雪山背后探出头来,战机的轰鸣声已响彻戈壁深处某机场。

  红蓝相间的某型教练机在蔚蓝的天空中划出潇洒航迹。停机坪上,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官兵们正在紧张维护战机,为下一批升空做准备……

  这种战斗姿态,在这座“雄鹰的摇篮”已绵延60余载。

  60多年前,该旅的前身曾培养出王天保、张积慧、韩德彩等战斗功臣。此后,135批、3000余名飞行学员从这里飞向天空,“英雄航天员”费俊龙、三夺“金头盔”的蒋佳冀等名字璀璨夺目。

  雄鹰翱翔令人仰视,而默默为他们架起天梯的机务兵也创造了令人仰视的历史:先后维护8种机型,保障飞行34万余小时,创造了连续57年无人为责任事故的业绩。

  河西走廊腹地、祁连山脚下,这些“蓝衣天使”手拿解刀扳手,如赤诚的铆钉铆在战鹰之上。他们秉承“勇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尽责、勇于追求卓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用平凡的双手托举起大国空军腾飞的梦想。

  绝不能把丝毫风险带到天上

  1959年4月23日,组建不满7年的机务大队因地面检查疏忽,导致飞机在空中出现重大故障,最终坠毁。

  一个小小的疏忽酿成重大事故。从此,4月23日被定为队史教育日。

  “每年新学兵、新干部分到大队,第一课就是讲这次事故,第一件事就是参观旅史馆、大队荣誉室,第一场工作实践就是到机场感受极端负责的维护作风。”大队教导员马福新介绍。

  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变成了激励一茬茬官兵的“财富”。机务保障模式不断更新,任务不断变化。这个故事说了57年,大队官兵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也践行了57年。

  2013年10月9日,国庆节后开飞准备紧张展开。时任机械技师、二级军士长赵运德正按照维护规程检查战机。抚摸油门操纵拉杆时,倏地,他眉头一紧。打开手电筒仔细查看,一条0.1毫米、直径仅有头发丝大小的裂纹出现在油门拉杆摇臂上,仿佛一条隐隐可见的铁线虫。

  操纵系统连接着飞机发动机、尾翼等部位,这条裂纹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宁可我们辛苦千万遍,绝不让飞行员把丝毫风险带上天。”坚守机务维护一线25年,不知排除了多少故障和隐患,作为一个1991年入伍的老机务,赵运德的心里始终揣着这个信念。

  “飞行是个系统工程。一颗螺钉、一个解刀拧不到位,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从2012年10月任职起,大队长黄国龙不论飞行日还是机务工作日,总是第一个进场、最后一个退场,用行动昭示着质量、责任、使命的份量。

  今年8月初,一场特大暴风雨夹杂着冰雹突袭机场。

  “进场!”在机场忙碌了一天的官兵刚端起饭碗就听到命令。他们立刻扔下碗筷赶往机场。黄国龙因发烧刚在医院输完液,看到变天也火速前往机场。

  一路上,官兵们心急如焚。雨水流进座舱,机件电路受潮短路,冰雹把座舱盖砸出裂纹……这些都将影响飞机飞行。

  风雨中的停机坪上,两个人都推不动的工具箱被吹得东倒西歪。生怕冰雹砸伤座舱盖,官兵们脱下机务服罩在座舱盖上。每当飓风裹挟着冰雹劈头盖脸袭来,大家就不约而同地趴在蒙布上护住战机。黄国龙穿行在风雨中检查一架架战机……

  雨停了,飞机完好无损!黄国龙却再次病倒。

  “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这一信念已经融汇到官兵的血脉里,成为一种责任和精神标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凭着一份责任感,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连续24年被空军评为“优质安全机务大队”。

  不断学习成为团队成长之魂

  一次,该旅整建制换装某新型教练机,上级要求3个月之内形成保障能力。这是该型飞机首次上高原训练,没有组训经验,没有技术骨干。时间紧、任务重,对官兵来说,这是一次严峻考验。

  飞机发动机刚到高原时出现“水土不服”,每次启动都会发出“噗噗”声,多次尝试后才能启动成功。

  “再难也要啃下这个‘硬骨头’!”大队组成攻关小组,边改装学习、边攻克难题,终于总结出“新发动机调整参数,确保试车一次成功”的经验,仅用78天就完成改装任务,成为改装该型飞机时间最短的单位。

  不学无以解惑,不钻无以克难。

  “精心维修需要技能支撑。时代在变,装备在变,人员在变,但我们学习钻研的习惯始终没变。”马福新的话一语中的。

  旅史馆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讲述着这个团队的历史。“过去老一代机务人员克服文化程度低、学习条件差的困难,在小本子上记、在油灯下学、在戈壁沙土上画……”一幕幕学习的往昔,马福新熟稔于心。

  学习,不断学习,已经成为这个团队成长之魂。

  刚过而立之年的机务二中队副中队长牛定成是一名“折翼雏鹰”。2011年10月飞高教机时,他因身体原因停飞。

  “不能亲自翱翔蓝天,但可以托举雄鹰翱翔。”牛定成果断选择了机务维修,毕业后又坚决要求到机务一线,成为该旅历史上第一位停飞学员机械师。

  拖油管、擦飞机、注油、充冷……白天,他奔波在忙碌的飞行现场,为驰骋蓝天的兄弟们精心保障。夜里,他一遍一遍研究飞机检查路线,躺在床上仍在默默背记数据。为弄清机件外观构造和安装位置、管路和线路走向,他对着插图用手摸了个遍。新干部从机械员开始做起,一般都要3个月才能当上机械师,牛定成不到1个月就当上了,并成了“理论通”。

  “只要肯学习,所有的难题都不是问题。”大队特设主任鲁卫福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已经深深融入官兵的血脉。

  有一段时间,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接连出现误告警。鲁卫福就把办公室搬到停机坪,顶着酷暑,拿着电路图对照战机研究两个月,攻克了难题,他也因此被官兵们称为“活电路图”。如今,他成长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空军装备咨询组专家,带出60余名技术骨干,技术革新10项。

  机务师更应是研究者创新者

  凌晨两点,停机坪上仍旧闪着微弱灯光。夜航已经结束,但一场排故大战才刚刚开始。某飞机着陆时,前起落架腿灯并未点亮。

  夜黑如墨,手电筒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一双双执著的眼眸。大队长黄国龙带着专业主任和业务骨干对近期出现相似故障的飞机逐个进行检查。在反复进行对比和测量后,飞机起落架构件上一个不足0.5毫米的间隙引起了他的注意。

  是否可以采用减小间隙的方法消除故障?几经探索,黄国龙在起落架上加装了垫片。此后,这一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后来证明,正是这细微间隙造成起落架灯丝断裂。

  航空机务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探索创新相伴相生。这个大队更是从未停止过研究的步伐,他们建立故障研究攻关小组,定期进行故障会诊,弄懂吃透原理,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每年都有大量研讨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正如神射手需要校枪一样,飞行员精确打靶也离不开机务人员的地面校靶。以往,一架飞机的校靶需要5至6个人协作,反复调整,反复计算,一次校靶常常需要1个多小时,费时耗力。

  “能不能找到一个校靶公式?”时任军械主任郑建锋突发灵感。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许多人抱有怀疑的态度。

  郑建锋一头埋进数据的分析研究中,花了半年时间演算,整理出上万条数据,计算草稿纸摞起来有1米高。最终,当“四点水平”校靶公式出炉时,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随后推出的配套快速查询表,更是将校靶时间缩短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在机务大队,虽然学历有高低、从业时间有长短,但官兵对探索创新的追求却始终充满热忱。

  57年来,大队的人在变、装备在变,注重挖掘革新、集中攻克难关的做法却始终传承不息。大队先后完成液压脱胎器、马蹄形螺杆拆卸器等10多项技术革新,摸索总结的“一批飞机、两班人员”“滚动式”保障模式大大提高了装备使用效益;先后有100多人被评为专业技术能手,撰写故障研究论文300多篇。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