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未来特种作战行动中——技术突袭将成为一种常态

2017年06月23日 10:4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随着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节点毁瘫、精确引导打击、“点穴”式攻击等采用技术突袭的特种作战行动,将成为未来作战的重要方式。美国军事专家曾毫不掩饰地说,“未来战争中,技术突袭的作用会凸现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技术突袭是指运用对方所不熟悉或意想不到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突然发起的进攻,并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持续发生作用。相对于战术性突袭,技术突袭作为特战行动愈加倚重的“破局利刃”,其作用不容小觑,它轻可逆转态势,重则锁定胜局。

  二战前的埃本·埃美尔要塞突袭行动中,69名德军滑翔机突击队员彻底击败了10倍于己的比利时守军。虽然这场胜利与战前的周密计划密不可分,但其中的技术突袭同样居功至伟。突袭中所运用的滑翔机经过改装后,完全满足在要塞顶部狭长地带降落的需要,将人员和装备精确输送到预定地点,堪称该战役中的“神来之笔”。

  如果说战术突袭是特战专家运筹帷幄的结晶,那么技术突袭则是科技尖兵“头脑风暴”的杰作。虽然技术突袭仍然从属于战术范畴,但突出技术突袭的作用,深化“技术决定战术”的认知,会让未来特种作战谋划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刺杀本·拉登的“海王星之矛”行动,直接参与行动的武装力量仅有4架直升机、23名突击队员、1名翻译人员和1只军犬,却以美军零伤亡的表现圆满完成,其庞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是成功的关键。行动中,美军使用隐身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改变了通常采用的直升机机降战术;利用便携式红外感应装置,得以迅速确定建筑物内人员的准确位置;利用新型电子识别装置,快速鉴定了本·拉登的身份。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对新技术手段的娴熟运用,才有了环环相扣的战术行动计划。未来特种作战之“特”,将出自于战术与技术的“同频共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的贡献率。

  当前,前沿性、探索性技术成为军事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特种作战行动中的技术突袭将是一种常态。资料显示,致力于推动“技术突袭”的美军正加大新概念武器研发,海军陆战队的非致命迫击炮弹、远距离人眼干扰装置、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战术网络试验台等均被列入重点项目。人脑远程遥控机器人作战的“阿凡达”项目已获突破性进展,能穿透计算机物理隔离的网络武器、“战场幻境”武器等更是经过了多轮实验论证。毫无疑问,未来特战行动将愈加倚重技术突袭。

  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必须密切跟踪和关注新生技术群,科学预测技术突袭的可能手段和方式。同时,还要有“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的紧迫感,围绕特种作战需求引领装备发展,加大前沿科技自主创新力度,聚焦攻防武器的威慑性和战场空间的相互制衡性,确保在特战行动中能够充足配置技术突袭选项。陈 森

【编辑:魏巍】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