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航空发动机复杂零件报废率47% 军民联合国产化

2017年11月24日 11:0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融合坐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厂

  5719厂把十九大报告关于军民融合的重要思想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标,他们紧抓机遇,迎难而上,加速提升军用航空发动机修理保障能力——

  疾步行进在军民融合创新之路上

  “推进航修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打破修理瓶颈,支撑新装备预研……”11月2日,在5719厂第八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大家热烈讨论着下一步企业发展方向,“军民融合”成为关注焦点。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了军民融合,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的航修工作指明了方向。”厂长张铀向记者介绍,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航空装备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装备修理难度倍增,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

  如何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航修领域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之路?这是5719厂的一项新课题。

  走进5719厂厂房,军民融合的影子无处不在。在车间一处,记者看到一台正在工作的先进设备。技术人员郭双全向记者介绍,这是国内首台基于机器人的自适应激光3D打印设备,由工厂和国内某企业联合研发,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批量修理。

  融合才能相互促进,一体方可形成合力。工厂在装备深度修理技术上“功底深厚”,民营企业在新材料等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双方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应。郭双全说,前段时间他们正攻关某型发动机复杂零件的维修,这款零件报废率达到47%,备件采购受制于国外,发动机交付时间又非常紧迫,这给工厂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随后,工厂领导带队紧急调研,在考察多家企业后,终于找到一家可以合作攻关的民企。当天,双方就签署了合作协议。

  “没想到一家小小的民企,能解决我们航修的难题!”郭双全高兴地说,目前,双方已合作完成样件研制,有望实现该型零件的国产化。

  一次不经意的尝试,让军地双方尝到军民融合的甜头。“目前,工厂已与20余家民企、高校签订类似合作协议。”张铀对记者说,民企参军,既满足了航修领域的特殊需求,为新装备修理提供新支撑,也让民企找到参军的平台,利用市场驱动,在双方互利双赢中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

  载人航天、北斗导航……这些载入史册的重大科研成果,都离不开军民融合。而新时代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实现双向互融。前不久,工厂与某民航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民航发动机维修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军用航空发动机修理技术有望在民用航空领域应用,民航经验也将支撑军用技术跃升。“军民融合发展是篇‘好文章’,关键靠行动。”张铀感慨地说,如今,在5719厂,一系列先进修理技术合作研发被提上日程,一批军民融合项目相继落地,他们希望通过军地强强联合,用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为空军装备提供强有力的维修保障,同时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整体进步。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行研究,逐步推动军民融合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拓展。

  “进入新时代,我们方向更明确了,目标更清晰了,信心更坚定了。”新时代,5719厂正瞄准新装备维修能力的目标,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杜痕远、本报记者郭丰宽)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