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兵王”炼成记 听6名一级军士长“讲那过去的故事”

2018年02月03日 10:2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资料图:西藏军区即将退伍老兵返乡前告别军旅。 段宏文 摄
资料图:西藏军区即将退伍老兵返乡前告别军旅。 段宏文 摄

  “兵王”,是这样炼成的

  ——听海军东海舰队某基地6名一级军士长“讲那过去的故事”

  “兵”当到极致是什么样?一级军士长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用二三十年的坚守,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翘楚,是官兵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兵王”。

  1月17日,海军东海舰队某基地把6名来自基层单位的一级军士长请上“兵王故事会”的讲台,讲述他们的军旅人生,激励官兵不忘初心,在强军路上实现人生价值。这6名“兵王”,有的来自高山海岛,有的来自舰艇一线,军龄最短的28年,最长的32年,都是各自单位响当当的顶梁柱。但这些当年的普通一兵是如何蜕变为“兵王”的?且听他们在“兵王故事会”上娓娓道来。

  “老海”传奇——

  在看不见海的地方当水兵

  兵王名片:杨爱民,1990年3月入伍。现任海军某导航台机电班班长兼技师,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今年已经是我到部队的第29个年头。就像大伙儿爱叫我“老杨”一样,驻地群众管我们这群水兵叫“老海”。不过,我们这群身在大山深处的导航台水兵离“海”可有点远。我呢,最初离得更“远”。比起同批兵学导航、干机电,我的第一个专业是给养员,这个“买菜的”名头确实有点上不得台面,当时给家里写信都不好意思提。可为了让战友们吃得好一点,每天天不亮我就骑着单车、挂着菜篓子,不厌其烦地在几个菜市场来回转,精挑细选,反复砍价,尽量多买可口又便宜的菜,不少商贩都笑话我“比猴子还精”。大半年下来,菜名和价格被我记满了厚厚5大本。年底,我是下连新兵中唯一一个受到嘉奖的。

  第二年,我又干起了炊事员。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很直观:泔水桶里有剩菜就是我工作失职。不到4个月,我就被提升为炊事班班长,年底我们这个小小的食堂被上级评为先进食堂,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炊事班长刚干一年,我又被调去当仓库保管员。这项工作很普通,就是“收收发发”。我想,再普通的岗位也得有人干。那时仓库没有货架,数万个零件备品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收发很不方便。上任第一天,我就自己动手量尺寸、订材料、找油漆,一个星期赶制了37个货架,把零件备品分门别类逐个编号。进口器材上的英文看不懂,我就照抄下来找人翻译。当保管员期间,我收发了数万件零件备品,无一差错。虽然没有获得现实中的荣誉,但在“收收发发”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把简单的事情干到极致,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优秀。于是,我就把这句话奖励给自己。

  1994年3月,组织安排我去某研究所学习导航专业。我刚下了数月工夫找到点感觉,台里机电专业又缺人,让我改行干机电。第一次走进柴油机房的场景我到现在还没忘记,当时整个人都傻掉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线路图和英文注解,让我一个初中生咋干?当时我就想找领导汇报思想,但静下来仔细一想,眼下机电缺人,让我来干是组织的信任。我咬咬牙,两横一竖:干!这就有了后来我赖以安身立命的专业本领。

  2006年12月,我四期士官服役期满,由于机电专业没有高级士官编制,自己面临着转业复员。台党委经过郑重考虑,决定把我作为特殊人才保留下来,通过层层请示报给上级机关。后来听台领导说,还有领导专门为我写了推荐信。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当时我把所有的业务资料都留给了徒弟,回家的车票也已经订好,下午接到通知,第二天上级考核组要来考核我。经过重重考核,最后我顺利留转为五级士官,成为导航台建台以来第一位高级士官。

  有人说,我这个“老海”的经历有点传奇。但我只是“老海”中的普通一员,在这里话历史、讲故事,就是想跟大家一起品读我们这群在山旮旯里从未见过大海的水兵。我伴随导航台一起走过28个春夏秋冬,看到了一代代导航官兵演绎着扎根深山、心怀大洋的“老海”故事。我坚信,新一代的导航官兵会接过“老海”们的接力棒,继续用青春与热血书写新时代的强军故事。

  扫雷兵的世界没有怯懦和退缩

  兵王名片:王文强,1990年12月入伍。现任海军靖江舰扫雷区队长,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三等功1次。

  最初分配到扫雷艇上时,我内心满是迷茫和失落。因为当初一起入伍的战友,大都分配到登陆舰和护卫舰,差一点的也分到勤务船,只有我来到扫雷艇。在座的可能都知道,以前有个说法叫“上舰不上扫雷舰”。为什么?就是因为扫雷舰不仅吨位小,而且物理场对人体影响非常大。因为舰上有巨大的铁芯线圈,在通电一瞬间会产生强大的高斯磁场,连倒地的扳手也能马上“立正站好”。除此之外还有看不见的次声场和音响扫雷具制造的噪声,所以长期在扫雷舰工作会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记忆力减退、掉发、心律不齐、免疫力下降等。

  不过,这些迷茫在我了解到大队的往昔后就渐渐消失了。因为,我加入的可是一支有过辉煌战史的大队,曾有3艘舰艇、11名个人荣立过战功,涌现过朱重滨、夏保三等一大批战斗英模。这些光辉历史让我肃然起敬,也坚定了我“扎根扫雷舰、奉献雷海场”的决心。

  这些年,大队反水雷新型装备和教材从无到有,反水雷核心能力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领跑海军反水雷建设,无数个首舰、首次、首创、首功,我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我深感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演习中战雷意外爆炸,造成舰体倾斜、全舰停电和尾轴舱大量进水。但正所谓“雷海砺剑显本领,不破‘伏兵’终不还”,扫雷兵的世界没有怯懦和退缩。经过这么多年的钻研,我已然能做到手不抖、心不慌,保持稳、准、轻的原则,一次次精准地将战雷投送到布雷点,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的一代代“扫雷人”也叫响了我们这支大队的威名,树立了反水雷领域的“品牌”。

  平凡“黑哥”的不平淡生活

  兵王名片:何世荣,1990年12月入伍。现任海军某扫雷舰大队电工班长,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因为我的脸比较黑,过去大家都习惯称我“小黑”,后来年纪大了,都亲切地叫我“黑哥”。从军29年,如今回忆起来,也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自己笨嘴笨舌,也没啥可炫耀的。但有一点,只要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不是靠嘴“说”的,我都敢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保证完成!”

  不过,虽说经历平凡,但这么多年军旅生涯还是有些让我难忘的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一天担负安保任务的我舰在锚地抛锚待命,随后接到命令需要马上前往指定海域进行巡逻,但拉完“起锚部署”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动静。原来起锚过程中锚链绞到一起,根本起不上来。这时,要么把人吊到水里扣上活链环把锚链拉上甲板进行处理,要么把锚链直接扔掉。可指挥所先后派了3名战友下去尝试都无果。看着大家心急如焚的样子,想着自己还有点力气,我就说:“让我试试。”我迅速穿好救生衣翻过护栏下到舷外,下去一看才傻了眼,锚链打了个结,再加上当时水流急,在水里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没法发力。我就一只胳膊抱着锚链,另一只胳膊奋力用活链环将打结的那里上下两段系在一块。好几次就要扣上时,又被浪给拍掉……就这样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我终于把两段锚链系好,拉上来后解决了问题。我上来以后,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胳膊内侧由于一直摩擦锚链还被磨破一大块皮。事后有人说;“黑哥,你一个电工队长,这枪帆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干嘛自己找这个罪受?”我只是笑了笑。其实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作为一名老同志、老党员、老骨干,在单位遇到难处时会本能地站出来尽自己一分力。在我心里,集体荣誉高于一切。

  能吃苦、能奉献还要能战斗

  兵王名片:王立民,1990年12月入伍。现任海军三明舰主炮班长,编写了《某型舰炮操作使用规程》等教材,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刚入伍时,我对“当兵”还没什么概念。新兵第一年的冬天,大队接到支援驻地河道工程改造建设的任务,记得当时看到河道边打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标语时,我就觉得倍受鼓舞,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后来,我不仅被编入了突击队,施工结束后还因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这些年,海军的训练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始终觉得,无论武器装备等硬件发展到哪一步,战斗精神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那么,军人的战斗精神怎么来呢?就要像实战那样去训练,从严从难,才能锤炼出过硬的战斗作风。

  大家看我右脸的这道疤痕。那一年组织舰长全训合格考核,要进行舰艇综合攻防操演,当天海况很差,风急浪高,但从考核组到舰上都坚持按计划考核,就是要在恶劣条件下检验训练成果。我在主炮战位作准备,舰长按照战术要求操纵舰艇机动。“左满舵!”突然,一个大浪袭来,我一下子向右舷摔了出去。我一个机灵顺势扑倒,下巴却重重地磕在一处钢板上。我赶紧爬起来,捂着划开的伤口忍痛坚持,回到战位继续操作。后来这处伤口缝了13针,但我觉得没什么。考核就是实战,平时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战时怎么敢亮剑、怎么能打赢?!

  “活化石”的衣钵传承

  兵王名片:任在庆,1987年11月入伍。海军某快艇大队原装备修理所技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官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1次。

  像我这样干到一级军士长的人,有些小同志会叫我“活化石”,就像我们指导员常说的那样:“老班长,你当兵时我还没出生呢!”是呀,32年间我经历了很多,也真切感受到部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伍后我就被分配到鱼雷艇上,现在我还清楚记得,艇上生活很艰苦,淡水供给就靠一个帆布水囊和几个塑料水桶,睡觉的床铺就是吊床。日子苦,但我们内心有信念支撑。那时常听艇长讲起他参加过的大队“三战三捷”的故事,我们也想像他一样冲上战场,所以每次出海,我们都会以参战的标准去准备、去训练。

  32年间,从鱼雷艇到导弹快艇,我见证了人民海军由弱到强的转型式跨越发展,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战士成长进步。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大队“忠诚骁勇、卫海先锋、快速机动、首突建功”的团队精神。只要把这个“魂”保持住,就一定能在未来战场再立新功。

  去年,也在海军当兵的孩子给我打电话说:“爸爸,我想留改士官,在部队继续干下去。”当时我眼眶都湿了。我很欣慰在我脱下这身军装的时候,儿子继承了我的事业,看到儿子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想,只要我们一代代接力前行,离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老兵什么样, 老连长告诉我

  兵王名片:朱秋军,1991年12月入伍。现任海军某岸导团通装修理班班长兼技师,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三等功5次。

  新兵刚下连,我接触的第一个人是我的连长关锁金。他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一眼看去就特别精干。有一天他带我们下山挑粪,埋在农副业地里算是施肥。开始我以为他和老兵们肯定是布置完任务就在旁边抽支烟,喊几句“大家加把劲!”结果连长和几个老兵抢着去掏粪,挽起袖子就往粪坑跳,动作慢了都挤不进去。关连长干得最卖力,一盆盆的端粪,手都没停过,那一幕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跟着关连长工作了一年,他从没摆过官架子,却一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该如何用“看我的”和“跟我上”为战士们树立好形象。

  我是全团唯一的一名一级军士长,有的同志说你多“自由”,训练工作可以自己安排。其实从雷达班班长到修理所技师,再到航模组组长、士官长,我发觉自己“老兵”的经历越厚实,肩上的责任也越重。单位战斗力提升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班长队伍建设。当兵20多年,我带出来的班长骨干不少,要说有啥诀窍,就是像我的老连长那样以身作则,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面。所以从雷达兵转行到航模组时,“半路出家”的我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通过钻研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无线电遥控、气象理论等航模兵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对配备的航模都能做到收放自如,一般故障能“手到病除”。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时刻注意作表率,像平时到营区外的小店买点生活用品,虽说只有几步远,但我要出营门就会跟单位请假。因为制度制定了就要落实,老兵更要严守规矩。

  (伍尚锐、徐 巍整理推荐,发言为节选,标题为编者所加)

【编辑:姜雨薇】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