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8日电 面对美元贬值,最新一期《瞭望》周刊文章援引中国央行人士谈话指出,“继续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文章称,三周前,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表示,迄今为止,美元汇率的下跌是“适中的”,暗示美国政府认可当前的美元下跌。这种放任美元贬值的态度,使许多人发出“美国放弃美元强势政策”的议论。
但从欧元两年多来与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来看,此次美元的贬值非但没有显示出美元衰落的征兆,相反对挑战其霸权的竞争者来说更像具杀伤力颇强的武器。而且这种变化已深刻地影响到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对于外汇储备3160亿美元、汇率政策紧盯美元的中国市场也不例外。
强势美元政策的新武器
美元贬值,特别是对欧元的贬值,大体开始于2002年3月。从2002年3月到2003年5月,美元对欧元贬值在28%以上,美元对日元17个月来约贬值12%,总体上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比价约下跌8%。
对美元汇率的这种走势,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则听之任之,没有行动。相反,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出席八国财长会议时却对“强势美元”做了另外一番解释。他说,“强势”的意思是指美元使公众产生信心和它的防伪能力,美国政府已经不再根据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的市场价值衡量美元的强弱。
此言一出,美元对欧元、日元的比价更加下跌。为了防止失控,财政部首席发言人又出来告诉记者:“政策没有变化。”但是,这位发言人又表示,他们对美元最近的跌势感到宽慰,不会反对美元的进一步下跌。
6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坚持认为本届政府的政策是强势美元政策,他表示将尽可能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所实行的是强势美元政策。
但欧盟的政治家和经济专家更愿意把这一切理解为,美国是在利用货币惩罚欧盟,尤其是惩罚法、德两个欧元区最大的贸易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陈宝森认为,美元贬值实际打击的主要对象是欧盟,因为美欧经济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产品处于同一档次,美元贬值使美国产品在价格上比欧盟的同类产品更具竞争力。
欧元升值使法国不少企业出口量减少,赢利下降。德国的出口降幅更大,已经减少了7%,使德国本已陷入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同时也抑制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据统计,欧元区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零。
不管美元政策是否真是如此“用心良苦”,但从美国政府一贯的实用主义风格来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张小济相信美国对美元下跌的放任,更多还是美国经济和布什政治的需要。
美元的下跌提高了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它使美国发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更加遥远。从美国的立场看,美元贬值一下子解决了许多问题。它缓解了通货紧缩的压力,并将刺激美国经济更快增长,这正是布什政府急切需要的。尤其它将纠正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这一赤字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水平。美元贬值不论是对美国经济还是布什连任选举的准备都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对中国出口促进有限
很显然,我国汇率政策实际上是盯着美元走的,美元下跌同时也增加了人民币的竞争力。于是,“美元贬值,中国是最大赢家”的断言也随之在国际上甚嚣尘上。其中,《华尔街日报》5月28日大标题指出“中国坐收美元贬值之利”,《纽约时报》更是题注“美元贬值令亚洲获益:尤其是中国对欧洲和日本的出口”。
单从数据上似乎也佐证了美元下跌促进我国出口这一命题。6月11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7.3%至338.4亿美元,1~5月期间,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4.3%至1558.6亿美元。其中,1~4月份,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猛增44.6%,达199.4亿美元。商务部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也承认,美元对其他国际货币下降,对我国出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报告指出“美元汇率下跌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也是有条件的,不应一概而论。”美元汇率下降有利于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如机电产品、运输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大,美元汇率下降出口将增加。
但对加工贸易的影响要复杂得多。来料加工只进行加工,不存在原材料购买和成品半成品销售,影响较小。进料加工由于进料成本增加,挤占利润空间,影响较大。如果汇率下降时间超过一年,下降幅度较大,且影响到美国经济基础和消费者购买力,美元汇率下降将对我国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
张小济强调,我国去年以来出口的大幅增加,因素众多。其中国际市场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廉价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和入世效应,这两个因素更为重要。美元汇率下跌只是一个相对较次的因素。高盛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也认为:“中国出口的激增一直是受它的贸易改革、富有活力的私人企业、丰富的劳动力等推动的……汇率的作用一直是最小的。”
“中国的出口会从(美元贬值)中受益,但程度可能被夸大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分析,绝大多数中国商品在价格上已经非常有竞争力,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全球需求疲软和SARS导致订单减少,这两点无法通过货币贬值弥补。因此,“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出口激增”的说法是不全面、偏颇的。
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事实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国际社会抱怨中国独享出口激增之利是虚,矛头对准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实。近两年来,国际许多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一直批评,中国靠人为干预维持了事实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把它的货币固定在一个人为疲软的水平上,从而提高了它在外部的竞争力。
《金融时报》2月3日文章指出:“中国应该让国内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者更好地让人民币升值……美国应该试着说服中国取消盯住美元的汇率,因为这让美国厂商难以与其竞争。”
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甚至把这总结为:“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源于此”,人民币一时受到较大的国际升值压力。
针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亚洲和世界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现在不具备升值的压力和必要,在这一点上,我们在世人面前的腰杆是硬的”。
摩根斯坦利亚太区董事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同样认为中国现在不具备人民币升值乃至放弃人民币对美元实际上固定汇率制的条件。在谢看来,衡量货币汇率是否合理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国内是否存在通货膨胀;二是外汇储备。中国当前没有发生通胀,货币政策上不存在汇率升值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绝对数字虽然很高,但占GDP的比例只有25%,大大低于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地。
与此同时,谢国忠提醒中国要注意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教训,“从历史上看,一国要将固定汇率制变为浮动汇率制都是非常困难的,过渡期往往会出现很大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危机,目前中国应继续维持与美元的稳定汇率。
这与上文提到的央行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据介绍,近几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已累计升值17%,当前我国汇率政策在条件没成熟前,不能随意调整汇率。因为从新兴国家经验看,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往往会对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稳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央行人士称,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要服务于实体经济,1994年以来的外汇体制改革之所以获得了巨大成功,就在于其实践了这一目标。4月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将“继续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位人士认为,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十分重要。(来源:《瞭望》 作者:王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