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学者观点:别用“有色眼镜”看待这一代独生子女

2003年09月30日 11:02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68994602)

  不跳出个人具体生活经历的局限,不理解这一代人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无法认清这一代独生子女是如何被中国社会塑造成今天的样子的

  文/风笑天

  独生子女的话题如同这一代人的出现和成长一样,既引人关注,又十分沉重。作为中国特定历史发展的产儿,在这一代人身上沉淀了太多太重的历史债务——他们是作为替上下几个世纪的中国人还债的一代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他们又恰恰生长在一个与历史和传统太不相同的、并且是急剧变化的新的世界中。对他们的各种关注、担忧、误解和偏见,都是必然的。

  作为这样一代人,他们会怎样成长?他们是否会成为与众不同的“新新人类”?从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起,整个社会就一直在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够看到的还是一幅显得有些杂乱的图画,但毕竟我们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他们也已经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地成长起来了。他们显然是与过去任何一代都不相同的一代人,而这种不同并非意味着他们是那种存在这样或那样毛病的“特殊儿童”。

  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二者,就不能了解其中之一。”在看待独生子女现象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这种被称作“社会学想象力”的眼光和视角。

  作为一名探索者,在认识独生子女及其所带来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过程中,我有两点感受:一是看待独生子女问题时(其实在看待任何其他的现象和问题时也是这样),要自觉地跳出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局限来观察。我们既要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活生生的事实,但同时又不能被这种活生生的事实所蒙蔽。因为,个人的经历永远只是一种局部的认识,它往往不能取代个人经历所未能覆盖、未能触及的更多的、同时也更广泛的现象整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独生子女真是很自私,很自我中心。比如,我隔壁的一个独生子女就是如何如何……”诚然,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独生子女如何成问题的依据。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当人们在谈论这样的问题时,在他们在列举这样的例子时,他们实际上忽视了更多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行为表现都十分正常的独生子女。

  之所以大部分人的行为表现被忽视,是因为他们与人们头脑中的正常模式相同,因而使人们“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无孔不入”的广播电视所报道的,也常常是这种特殊的、典型的个案和事例,可它们给人们所留下的印象却是有关独生子女整体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注意的一个方面。

  第二,在看待独生子女现象和问题时,要将它们放到不断变动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去分析。当我们谈论今天的独生子女身上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特点都不是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东西。独生子女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独生子女,是因为他们出生在、生活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出生在、生活在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的时代。

  不理解独生子女一代人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弄清它们在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历史链条中的位置,我们是无法真正从本质上认清独生子女的特点,也无法认清他们是如何被中国社会塑造成今天的样子的。

  当我们谈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如何不同时,头脑中一定不要忘记了时代的变迁留给社会的种种烙印。要仔细地区分我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种种差异和不同,究竟是两类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还是两代人(上世纪80、90年代生人与50、60、70年代生人)之间的差别。

  当然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等等,使得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种种探索都只能得到相对的、暂时的和或然的结论。我们只能努力接近真理,努力准确反映我们关注的现实。

  (作者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