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中巴资源卫星02星和“创新1号”21日至22日发射

2003年10月19日 13:10


图为卫星运行模拟图。中新社记者:贾国荣


图为工作人员作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中新社记者:贾国荣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国家航天局19日宣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和中国科学院“创新一号”小卫星,将于本月21日至22日择机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升空。

  国家航天局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火箭已转入发射区。卫星和运载火箭已完成总检查,各项测试正常,满足技术条件要求,计划于10月21—22日择机发射。该卫星将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一起,由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双星发射升空。创新一号小卫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中国第一颗低轨道短数据通信技术试验小卫星,其功能是短数据报文的存储转发通信。

  资源卫星02星同资源卫星01星都是中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是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的资源卫星。该星是传输型的地球遥感卫星,星上CCD相机、红外相机以及宽视场CCD图像仪三种相机可昼夜观测地球,利用高码速率数传系统将所能获得的数据实时传回地球,卫星传输的遥感图象可覆盖中国全部陆地、海域和邻国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并可获得国外任一地域的图象信息。卫星产生的图象经加工处理成各种所需的图片,供各类用户使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图像产品可用来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每年更新全国利用图,测量耕地面积;估计森林蓄积量、农作物长势、产量和草场载蓄量及每年变化;监测自然和人为灾害;快速查清洪涝、地震、风沙等破坏情况,估计损失,提出对策;对沿海经济开发、滩涂利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提供动态情报;同时勘探地下资源、圈定黄金、石油、煤炭和建材等资源区,监督资源的合理开发等。资源卫星为两国共同使用,当卫星飞经两国国土时,可利用本土的地面站各自对遥感和DCS系统数据进行接收,经双方同意可向第三国出售遥感产品或允许第三国使用该卫星。

  中巴两国专门成立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监督卫星工程的组织和实施。两国从1988年开始资源卫星研制到1999年中巴第一颗资源卫星发射成功,再到今天02星的出厂,历时15年,克服了重重困难。但中巴两国政府和科研人员,始终以真诚、务实的态度对待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中巴两国间资源卫星的合作相当成功。今年02星的投入使用不仅进一步满足了两国广大资源卫星用户的应用需求,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进一步增进了中巴两国的相互了解,巩固两国的友谊,加强了两国政治、经济、科技的联系。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对此给予过高度评价,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自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于1999年10月14日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常运行两年多后,星上有三种有效载荷:CCD相机、红外相机、宽视场CCD图像仪。02星在01星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在HDAS主机上增加了DLT磁带机,与CDPS系统集成在一起,作为机器人磁带为的备份和替代;对CDPS系统的硬件配置进行了优化,增加了CPU的数量,扩充了内存,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02星在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统一管理下进行测控,在两年设计寿命内,中方控制1年半,巴西控制半年,延长期的测控由双方协商。中方为巴西提供相关测控软件,巴西给予一定经费补偿。卫星的地面接收站由双方各自投资自行建设。

  鉴于01、02星的成功合作,中巴两国已签署正式协议开展资源03、04星的研制工作。资源03、04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01、02星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技术难度也较大。根据初步达成的协议,中巴双方各承担卫星、火箭及发射测控等费用的50%,中巴双方承担卫星研制任务的50%。03星由中方负责发射,04星由巴西负责发射。卫星为两国共同使用,可以建立商业公司向其他国家推销资源卫星产品。双方可以在地面系统建设中进行合作。(完)

 
编辑:闻育旻

相关报道: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三、0四星已研制工作已启动 (2003-07-30 23:55:4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通过出厂审查 今年内升空 (2003-07-30 11:12:51)
          综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花开两国成果丰硕 (2003-07-23 10:30:17)
          图: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取得丰硕成果 (2003-07-22 16:33:2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今年下半年发射 (2002-07-10 05:53:35)


  把这条新闻发短信告诉朋友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