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欧盟和中国联手打造航天商业 占据市场头把交椅

2003年10月20日 08:54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历史的机缘使欧洲航天抛弃军事目的,占据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的头把交椅。这不仅带来金元的实利,也育成了欧洲人的航天商业头脑。目前,因商业发射市场陷入低谷的欧洲航天业为解决资金掣肘问题,又与中国并肩前进

  作者: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田帆

  在苏联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美国人把国旗插上月球的刺激下,欧洲人也开始了征服太空的旅程。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弱肉强食”般的激烈竞争与淘汰后,欧洲的航天工业开始走上正轨。经过随后20多年的发展,欧洲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各国既分工又协作的航天工业体系,并在世界航天市场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面对美国和俄罗斯两大航天强国,欧盟选择了一条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特色的航天工业发展道路。正因如此,尽管欧盟已完全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技术,但考虑到载人航天所需要的庞大经费,欧盟并不急于发展载人航天,而是通过与美俄两国的合作,将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

  “谁投资、谁受益”的公平格局

  欧洲的航天工业基本上呈现“一超两强”的局面。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法国的航天工业实力最强,其营业额几乎占了欧盟总额的一半。其次是德国和意大利。英国的航天业虽然也有一定的实力,但其规模还远不能与以上三国相比。

  欧盟国家清醒地认识到,基于经济和财政的原因,欧盟的各成员国都不可能在航天领域单独发展,只有走联合开发之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欧盟(当时为欧共体)于1975年成立了总部设在巴黎的欧洲宇航局。欧洲航天局以各成员国过去三年的平均国民收入计算各国经费额度。对于经成员国共同签署的空间计划(称“强制性计划”),各成员国都要提供经费;对于某些成员国根据本国需要而提议的空间计划(称“选择性计划”),有兴趣参加的成员国则提供经费,不参加则不承担费用。

  欧洲航天局可以用合同发放的方式,引导航天工业的发展,使其与欧洲航天局制定的工业政策相符。参加欧洲航天局计划的国家都是以投资的“公平偿还”为条件的,它们为各自国家的工业部门获得了大体上与开始的投资成比例的合同。在“公平偿还”和自由竞争双重原则的前提下,经历20余年,欧洲航天局已与20多个大的欧洲航天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力地保障了欧洲民用航天事业的发展。因为增加向欧洲航天局的投资,就意味着增加自己国家的工业部门所获得的合同,就意味着增加本国航天工业界所提供的就业机会。

  目前,欧洲航天工业的年营业额约60亿欧元,直接提供了约4万个就业机会。

  摒弃军事目的,占领商业市场

  虽然在军用和民用航天领域,美俄占有无可置疑的主导地位,但在商用航天领域,欧洲还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细究其中的缘由,恐怕与世界航天业的发展历史有关。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发展航天业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军事和战略竞争的需要,因而两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花费巨资发展军用航天技术。而欧洲国家在冷战时期军事上主要依赖美国,军用航天领域投资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很早便注重开发商用航天市场。法德等国航天局如果发现有望赢利的航天产品和业务,就鼓励研究机构转给航天公司去经营,进行商业性开发,推向国内外市场。法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推行航天商业化最成功的国家。阿丽亚娜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性航天运输公司,它是以法国为主,联合了50多家欧洲公司和银行成立的。到目前为止,它已稳稳占据在商业发射领域世界第一的交椅。

  凡事有利就有弊。对商业航天的依赖,使得欧洲航天工业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前几年商用卫星发射高峰期间,欧洲航天工业着实风光了一把。但随着近两年商用卫星需求回落,全球发射市场进入低谷,甚至出现运载能力暂时过剩的现象。专家估计,下一个需求高峰大约在2010年才能到来。由此,欧洲的航天工业也随之陷入低谷,并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以卫星发射市场为例,2002年欧洲只收到了7颗卫星订单,与上世纪90年代每年20至25颗卫星订单不可同日而语。

  “伽利略计划”出现中国身影

  在今年5月底于巴黎举行的欧洲航天局理事会上,法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总裁菲利普·加缪即呼吁欧洲各国增加目前仅有55亿欧元的航天预算。他希望欧洲各国政府大力支持欧洲航天业。不过,受欧盟各国财政状况普遍紧张的现实所限,欧盟不可能大幅度增加航天预算,因而寻求国际合作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通过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开展国际合作,欧盟不但可以减轻经费负担,弥补航天预算的不足,还可以增强商业航天竞争能力,联手占领国际市场。近年来,欧洲的宇航员已经通过美国的运载工具飞上了天。此外,欧洲还与美俄日等国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即使在欧洲人的强项--火箭发射市场,欧洲航天局也与俄罗斯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

  欧洲人也没有忘记中国,旨在与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竞争的欧洲“伽利略计划”中便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伽利略计划”总投资预计为32亿欧元,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分布在高度约为2.4万公里的3个轨道上,可以覆盖全球。这笔大订单对欧洲航天工业来说自然是一剂“强心剂”--欧盟各国虽然早就批准了这一计划,却因资金问题迟迟不能付诸实施。拥有充裕外汇储备、且同样有意发展卫星定位技术的中国便成了理想的合作伙伴。据在布鲁塞尔出版的《欧洲之声》报9月25日透露:中国将向“伽利略计划”注入2.3亿欧元,并获得今年年初成立的“伽利略联合企业”的部分股份。此外,中国还将承担部分伽利略卫星的发射任务,以使得该系统能在2008年前投入使用。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