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专家解读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五大理论创新

2003年10月29日 08:58

  中新网10月29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今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文章说,这个《决定》中,大家很关心它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具体讲,有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二,与此相联系,提出“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相统一的新的统筹兼顾理论。

  第三,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观点。

  第四,提出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使其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的观点和政策。

  第五,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文章也提到,《决定》关于继续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和加快政府机构职能的转变,关于财税和金融改革,关于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关于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关于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关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都有不少理论创新的成果。(李君如)

  李君如简历:男,194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长期来主要研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