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汽 车 |精品商城|图片库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经资讯 | 广告服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瞻礼浴佛共祈和谐 香港昨有6万人瞻仰佛指舍利

2004年05月27日 08:48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珍贵的佛指真身舍利及二十件国家级的佛教文物昨日首次在香港开放予公众瞻仰,六万信众在佛诞日怀着兴奋而期待的心情,前来观瞻世界佛教界最崇高的圣物。许多人瞻礼祈福后都表示,希望佛指莅港,佛光普照可以令到香港更加祥和团结,共同努力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昨日会展共举行了两场公众瞻礼、三场法门寺珍藏唐代佛教文物展览及一场诵经法会。会展被数万善信挤得水泄不通。首场公众瞻礼在下午二时开始,数千名热心信众在中午十二时已来到会展,在新翼一楼的三个展览厅排队等候进场。他们的话题都离不开“佛”,纷纷表示:“能够近距离参拜舍利,是我们佛教徒的最高荣耀”。

  安放舍利的会展大会堂在二时十五分正式开放予公众进入,其时等候进场的信众已经“打晒蛇饼”,现场人头涌涌。不过,由于大家都是诚心礼佛的人,心气平和,等候期间由始到终没有一丝鼓噪。

  在会展举行的瞻礼祈福大会包括四个项目,分别是佛指瞻礼、浴佛、诵经及法门寺佛宝文物观赏,现场亦相应划分开四个区域,市民到达会展五楼后便分开四路,参加佛指瞻礼的人排队从一侧鱼贯走上安奉佛指的大礼台瞻拜,再从另一侧走下台离场;参加诵经的信众须凭诵经门券进入瞻礼大厅中间划出约可容千人的区域参加诵经活动;浴佛项目安排在瞻礼大厅之外,在天坛大佛的巨幅挂画下安放了有莲形托盆的金佛,供善信市民浴佛;而法门寺佛宝文物则陈列于另一个展室供参观。

  鱼贯瞻礼鞠躬诵佛

  信众到会展的最主要目的当然是近距离瞻仰佛陀释迦牟尼的佛指真身舍利。瞻礼大厅内香火鼎盛、烟雾弥漫。信众执紫色兰花,鱼贯踏上安奉佛指舍利的大礼台,走到盛着舍利的须弥座前,双手合十,俯身鞠躬,口诵佛号。

  记者尝试过这些信众瞻礼参拜时的感觉,很多人都说:“见到舍利的一刻,心无杂念,脑中只充满着“世界和平、香港繁荣”的想法”。

  骤眼看来,昨日来瞻礼人士以长者为主,但当中亦有青年人和小朋友。一名张婆婆等候了约两个半小时才能进入会堂瞻礼,但她毫无怨言,说:“我觉得好累,但能够亲眼目睹舍利,累都值得。”

  瞻礼浴佛共祈和谐

  佛教志莲中学关老师昨日带领数十名学生前来瞻仰佛指,她表示,学生过去多是从电视和书本学到佛教的知识,这是一个黄金机会,让他们亲身领略佛教盛事的气氛。关老师本身是一名佛教徒,她认为佛法无边,祈求佛光普照香港,令社会和谐,港人幸福。

  前来浴佛的信众,用木杓从盛着白色和紫色兰花的浴池中舀起清水,徐徐浇在以天坛大佛为背景的金佛像上,然后闭目合十,虔心拜祷。一家四口前来浴佛的王先生说:“浴佛意味着洗涤身心,除却烦忧。我们全家都信佛,藉着今日机会,与家人分享对浴佛节的感受”。

  千人诵经场面壮观

  持诵经门票的信众几乎全是佛家弟子,他们身穿黑色的海青,披着褐色的戒衣,参与集体诵经的活动。佛教徒伍居士解释说:“海青意味着归依佛、法、僧三宝。戒衣意味着已受杀、盗、淫、妄、酒五戒”。超过一千名佛教徒在礼台上二十四名和尚的带领下,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经书,虔诚地诵唱《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历时一个半小时,场面盛大壮观。诵经完毕后,李先生表示:“身心舒畅,心境和平”,杨婆婆说:“诵经可保佑家宅平安”。部分诵经人士在离开大礼堂前,转身再次向佛指舍利鞠躬参拜,祈求佛祖保佑。

  法门寺的佛宝文物展览同样吸引了许多人参观。善信们在珍贵文物前合十参拜,对这些佛门精品赞歎不绝。最多人伫足围观的曾经盛放着佛指舍利真身的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部分虔诚信众甚至在宝函面前行五体投地大礼。

 
编辑:张明
相关专题:佛指舍利莅港供奉瞻礼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