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闻中心|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科 教|时 尚|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城|供稿|产经资讯|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马英九的挑战刚开始

2005年07月17日 09:19

  马英九以超过七成的高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主席,并在由北到南的所有县市中漂亮胜出,为国民党历史掀开新的一章。而高得票率不只意味着马英九首次冲破了南北省籍限制、一脚跨过了浊水溪,也象征了国民党基层党员在传统和改革之间,明确地选择了后者。

  然而,整个选举过程却也突显了国民党内清新派和保守派两股势力相互磨合时所产生的矛盾和冲击,更暴露了马英九和幕僚团队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马英九和幕僚团队要率领国民党迈向2008年重返执政之路,艰巨的挑战在选后才正要开始。

  观察家都说,马英九在选举战略拙劣的情况下最终却取得压倒性胜利,确实是他多年积累的人气和形象资产的一次重要胜利,对一个必须整合党内外不同压力的新上任主席,这次的选举结果对于马英九奠定自己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和支持基础,能起关键作用。

  王票仓成马囊中物

  就地方得票率来看,马英九不只在自己中北部的大本营,如台北县市、台中县市和桃园县,都以狂风扫落叶之势赢得七到八成以上的支持率;中南部王金平的传统票仓“高高屏南”(高雄县市、屏东、台南),也意外地成了马英九的囊中物,得票率还超过六成,显示马英九的超人气已经成功攻占了中南部的本省籍选民。

  相反地,王金平在选战期间表现了绵密的人脉基础和雄厚的动员实力,在这场选举中却发挥不出效应,甚至连家乡高雄县也保不住,却也突显了国民党传统组织战势力正在逐渐式微,抵不过党内对改革的普遍期望。

  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廖达琪教授说,马英九接下来的任务是,必须尽快确立自己的改革路线,在坚持推行改革的同时,还得保有一定程度的柔软性,去包容王金平所代表的保守派所具备的理念和文化。

  跟马英九同属中生代代表的战友、“立委”吴敦义和台中市长胡志强都认为,马英九和马家军有必要从这次选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学习王金平和竞选幕僚在选举战略和人脉基础上所体现的优良作风。

  吴敦义就举例说,这次选战中,党内“大老中老小老,通通挺王,再加上水利会农会等传统组织”,王金平最后一刻还劝出多位跨党派“立委”站台,就充分印证了“马英九没有朋友,王金平没有敌人”这句话,尤其突显马英九在党内中高层支持度非常薄弱。未来要领导国民党,并为年底县市长选举整合泛蓝势力,马英九和团队必须在人脉和组织上下苦功,如果仍像过去那样孤芳自赏、自鸣清高,不只主席位子难坐,怕连整个党都要赔上。

  对于王马两人未来的合作空间,政评家都认为,王金平两度拒见马英九,应该只是落选后一时的情绪性反应,以王金平圆融灵活又雍容大度的性格看来,只要马英九能不断维持低姿态,展现合作诚意,王金平应能以大局为重,接受副主席一职,协助马英九落实“王马共治党中央”的理念。

  廖教授说:“其实,从连战投票给王金平、以及党内大老在最后时刻出面挺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党内高层预先为王金平搭的桥,让他即使落选了,哪怕以巨大的差距落选,也能够在选后凭借这些支持力量,辅助马英九,继续在党内发挥领导角色。”  

  当然,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着眼点还在2008年“总统大选”。经过这次民主选战的洗练,无论是可能候选人马英九、或者国民党百年老店,都算是积累民主运作的经验,掌握了选举战术的操作,也成功模糊了党内的省籍界线、凝聚了改革共识,应能更汲取更大的资本和信心,去迎接2008年更艰巨的挑战。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林琬绯

 
编辑:陶光雄】
  相关专题: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