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方兴未艾 澳企盯上中国商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可再生能源方兴未艾 澳企盯上中国商机

2010年07月15日 13:5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参观完北京市密云县后,罗伯特·李察森切实感到了中国在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的努力。

  罗伯特·李察森是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高级工业顾问。上周,他和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与节能技术代表团一起,到中国展示澳大利亚技术的巨大潜力。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看好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

  澳企看好中国商机

  在悉尼的Silex太阳能公司经营着澳大利亚最大的太阳能板生产设施。在澳大利亚,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比煤炭要高一倍左右,但Silex的产品90%是家用的,并且供不应求。

  Silex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ael Goldsworthy博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了澳大利亚人愿意使用太阳能的原因:

  一方面,澳大利亚大部分人都住平房,很容易安装太阳能;另一方面,为了支持太阳能行业发展,政府采取补贴措施,鼓励家庭使用,努力减少社会成本,帮助企业集中力量做研发工作,以此来降低成本。

  据Michael Goldsworthy介绍,他们公司拥有的光伏电池板技术的效率已经达到40%,超过硅,比薄膜效率高4倍,这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非常有利。

  由于大规模生产和材料成本的降低,加上光伏转换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正越来越低。“未来四年左右,光伏电的价格将和普通的电一样,澳大利亚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将不再需要政府的支持。”他预计。

  虽然产品主要还在澳大利亚国内销售,但中国快速发展的太阳能公司数量,已经让Michael Goldsworthy感觉到中国对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积极支持。

  作为世界上太阳能产品生产大国,中国一边向澳大利亚出口太阳能产品,一边却到澳大利亚学习太阳能技术。而对先进技术的关注和对清洁能源的应用开发却正是Silex集团的关键优势。

  Michael Goldsworthy希望,把新技术介绍、运用到中国西部、中部、北部等阳光比较强烈的地方。在他看来,这些技术将会非常具有竞争优势。

  实际上,盯上中国市场的不止Silex公司。目前中国市场正在等待着太阳能政策的出台,很多企业相信,一旦太阳能产业政策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并完善后,中国的太阳能市场马上就会打开,而且市场的潜能会非常巨大。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代表团此行来中国的目的,就是在近期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寻找和中国企业合作的机会。”罗伯特·李察森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中国市场非常广阔,澳大利亚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中国企业合作。

  据悉,中国之行是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中心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的首次联合活动。

  技术贸易方兴未艾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中心助理经理艾米莉·肯尼迪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澳大利亚给予可再生能源项目很大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过,她同时表示,澳大利亚在可再生能源推广方面仍然面临着成本高、上网难等问题。由于技术和推广成本高,澳大利亚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尽管还不错,但大规模商业化、市场化利用程度还不高。

  一些代表团成员认为,中国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有可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使技术水平越来越好,同时降低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的成本。

  他们之所以把目光投向中国,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市场份额巨大,同时面临着环境危机等;另一方面,中国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将来有可能和中国进行广泛的合作,在中国市场上运用。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800亿澳元。今年如果能达到1000亿澳元,就好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商务参赞杜大维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不过,他表示,中国的贸易环境很好,但是现在正有一些变化。

  “有时候,当和中国企业谈业务时,一些中国企业已经不再更多谈资金,而是对引进技术和外部伙伴更欢迎。”杜大维说。

  实际上,中国对技术的市场需求已经显现。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光伏电池的生产,很多企业采用的技术都源于澳大利亚,很多太阳能企业的高管也是从澳大利亚的大学毕业的。

  “技术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杜大维举例,环保方面的尾矿处理、土地和水的修复,水的规划、水处理,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等,都是非常好的技术领域,而且澳大利亚很有竞争优势。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贸易虽然刚起步,但前景是好的。”杜大维说。(郭锦辉)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