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示范阶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我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示范阶段

2010年08月18日 13:51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石油价格的上涨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催生了我国煤制烯烃、煤制油等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兴起,其中煤基甲醇制烯烃极具吸引力,并有望部分替代传统的烯烃产品。

  8月8日,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核心装置甲醇制烯烃投料试车,打通了工艺流程,标志着示范工程投料试车取得成功。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林长平表示,项目试车成功,开创了煤基能源化工产业新途径,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煤基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对于石油化工原料替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示范工程取得成功,则我国煤制烯烃产业有望迈入有序的快速发展期。

  中科院“最贵”技术成产业化关键

  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5类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核准的唯一一个煤制烯烃项目,是国家确定的5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之一。据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总经理朱平介绍,该工程是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项目,核心技术采用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MTO(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工艺)工艺及催化剂。

  目前,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主要有两种:MTO技术,是指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混合烯烃的技术,该技术由美国UOP公司开发;MTP技术,指甲醇制丙烯工艺技术,该技术由德国Lurgi公司开发。

  我国化工系统在低碳烯烃的技术开发方面也已有30多年历史,已取得了中试技术MTO、MTP等成果。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所采用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MTO工艺及催化剂,打破了美德等国等对此项技术的垄断,是促使我国煤基烯烃产业具备工业化条件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据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透露,DMTO高达1.2亿元的技术转让费用,是中科院成立以来“卖得最贵”的一项技术。

  “技术的替代对一个产业的影响是致命的”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乙烯产品仍将保持较高的刚性需求。据预测,2010-2015年,我国乙烯需求年均增速约为4.5%,2015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约为2900万吨,届时我国乙烯缺口将达900万吨。另据预计,2015年以后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大于60%。煤制烯烃的发展可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途径。发展煤制烯烃产业可以有效缓解乙烯原料供需矛盾,增强我国乙烯工业的抗风险能力。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对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的石油化工替代路线表示赞赏,认为煤制烯烃是石油化工原料路线变革的重大问题,并一再强调“技术的替代对一个产业的影响是致命的”。张国宝指出,虽然煤制烯烃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相比具备一定的经济竞争力,但相关企业也应居安思危。“显像管彩电和光学相机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被替代的一天,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再去想如何避免被替代,恐怕就已经来不及了。同样的道理,也许煤制烯烃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始终走在技术革新的最前沿,才能避免被替代的命运。”

  保证示范效果 力求不打折扣

  煤制烯烃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大,原材料及能耗大,水耗高,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要求严。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工程师龚华俊认为,要根据我国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情况研究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经济可行性等关键问题,制定适合国情的煤制烯烃产业布局建设方案,加强煤制烯烃行业管理。

  目前,除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外,省级核准的煤制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还有2个,分别是神华宁煤集团52万吨/年煤制烯烃和大唐集团5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国内其他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制烯烃能力约1856万吨/年,加上上述国家和省级核准的示范项目,全国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制烯烃项目总产能达2018万吨/年。

  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唯一核准的煤制烯烃项目,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工程的示范作用备受瞩目。朱平告诉记者,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制烯烃工艺路线相比,煤制烯烃的经济竞争力取决于煤价与油价的对比和企业的规模效益(详见第16版—编者注)。朱平向记者表示:“虽然神华自身就有很多煤炭资源,但为了工程取得真正的示范意义,为各地煤制烯烃产业的布局提供经验借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坚持按照市场价购买煤炭,并实行成本核算。因为如果通过神华的内部渠道供应煤炭,那么对于那些不掌握煤炭资源而又计划涉足煤制烯烃的企业来说,包头工程的示范意义毫无疑问将大打折扣。”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