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大刀错杀无辜企业 风声过后或引产能报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减排大刀错杀无辜企业 风声过后或引产能报复

2010年09月10日 07:5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北部分1000m3高炉在关停名单上,浙江宁波钢铁一座2500m3高炉因减排而停产3个月,首钢京唐两座5500m3高炉生产被迫限产,幅度达到其产量一半左右……”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产业政策原本说在2010年底淘汰400m3以下高炉,但是此次限产的产能不少是400m3以上的高炉。

  据了解,在行政命令钢铁企业限电、限产的同时,某些地方政府并不考虑阶段性关停产能是否符合环境标准和产业政策,而采用简单的“一刀切”,不少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也在关停之列。

  “一刀切”误伤合格者

  从钢铁咨询机构Mysteel对全国72家主要钢厂8月份生产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8月份我国高炉的生产状况已经回到了6月份的水平。在调查的72家钢厂中有减产情况的高炉仅有8%,而有92%的钢厂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从9月开始,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对不符合能耗标准的钢铁生产企业,实施了强制性拉闸限电或提高供电价格。广西不仅对落后产能实行限电,一些节能水平较高的钢厂也准备部分停产。

  政府“雷霆行动”背后,是今年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的现实——2009年三季度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回升,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使得单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

  在节能减排任务的紧急“迫降”中,最忙的是地方政府。因为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与各地政府的考评直接挂钩。根据河北省2007年末制定的《“双三十”重点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对“双三十”重点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考核结果中未完成目标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责令引咎辞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就地免职,民营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治。而武安市与唐山迁安市都在 “双三十”的范围之列。

  一份近日出炉的 《唐山市节能减排工作汇报》显示,唐山市政府这样说道,“‘会战9月份,决战四季度’,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坚决完成今年及‘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向国务院和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唐山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一位负责人表示,全部的限电任务已分到各区县,具体到每个企业。

  对此,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节能工作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完成节能目标主要工作由县一级政府主导。这就出现了“县一级政府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拉闸限电的节能冲刺行动,市一级政府甚至全不知情”的情况。而且,政府选择哪些企业实施关停、限产措施,是怎样的标准并不清晰。

  河北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表示,虽然对高耗能的钢铁行业进行限产、停产确实能把一个地区的万元GDP能耗降下来,但各地区的产业定位不同,对高耗能行业进行“一刀切”式的限产、停产,会误伤真正在节能减排上下了功夫的企业。

  或引报复性复产

  行政命令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对钢铁市场产生了剧烈波动。北京国储金属材料交易市场钢贸商薛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河北武安限电当日,北京钢市还在降价,但受武安地区钢厂于当日中午集体限电消息影响,下午北京钢价就开始每吨狂涨数百元,而在消化该预期以后,到6日下午持观望态度的经销商逐渐增多,到8日钢价有所回调时,更加速了经销商的观望情绪,致使市场成交一片惨淡。“7日下午钢价就开始回调,出货不好,到8日钢价已经降了100元/吨。”

  胡艳平表示,短期内钢价仍将波动,而由于限产幅度的加深,钢价中期看好。随着各地对高耗能企业实施强制限电政策,国内大批钢企被迫停工或减产,据Mysteel测算,此次限电措施对全国在8~12月份粗钢产量影响将达2570万吨左右,这会使得后期粗钢供给减少约9.6%。Mysteel分析认为,10月国内主流钢厂的价格政策很大概率看涨。这是因为,随着国家行政政策实施进程的发展,钢材市场出现“直上直下”形态的概率极大,另外,一些地区与钢厂的被动减产,使钢材供应量会出现有所减低的局面,而10月份是钢材需求的消费旺季,一减一增,是减少社会库存量的良好时机,库存量的降低,又可能会导致钢厂涨价。

  业内多担心将会出现报复性复产情况。胡艳平表示,按照当前的形势,单位GDP能耗下降20%肯定可以完成。但是,短时间内的“狠”也犹如利刃,割裂了行业健康发展的纽带,治标难治本。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不具备可持续性。不难想象,期限一到,各钢厂会迅速复产,尤其是那些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据知情人士透露,河北省大部分钢企表示限产时间暂定一周,眼下正是减排高峰期,且有督察组进行监督,执行较为严格,当环境稍有放松后,在利润刺激下,部分产能有可能陆续复产。(周晓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