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柏林亚太周”关注中国水利国际合作

2011年09月19日 15:39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9月6日至17日,第8届“柏林亚太周”活动在德国柏林举行。在活动之一的“水论坛”上,中国代表李坤刚作了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与防洪抗旱减灾”的专题演讲,其中涉及的有关中国水利大发展可能带来的国际合作机遇引起了主办方和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相互了解是合作的前提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来自中国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李坤刚副主任表示,经过多年的丰富和完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明确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洪抗旱减灾工作思路,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关于这些基本情况,大多数的外国人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国外的水利专家也只是通过媒体等渠道了解一部分信息,一般不是很全面,更不够具体。

  正因如此,李坤刚在他的主题发言中首先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中国在水利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如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偏少,水与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匹配,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严重,河湖污染问题较多等等。然后他从8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洪抗旱减灾工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从10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未来10年我国将着力推进的一些水利相关工作情况。

  曾留学荷兰的李坤刚用流利的英语和精彩的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中国未来水利大发展的美好前景也深深吸引了听众。演讲结束后,李坤刚被热情的听众团团围住,竞相咨询更详细的情况并索要名片和相关资料,每个人都想紧紧抓住与中国合作的潜在机遇。而论坛主办方鉴于与会者的热情也临时决定邀请李坤刚参加“柏林亚太周”的商务人士交流会。对此,李坤刚表示,走出国门来宣传中国在水利方面的成就和挑战是十分有意义的事,一方面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中国的发展带来广泛的合作前景

  关于中国的水利发展情况,李坤刚向记者介绍说,2011年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做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7月又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而且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以及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李坤刚表示,为落实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目标,水利部已经制订了明确的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计划,正全力推进有关工作。

  例如,在管理方面,将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在建设方面,将加强防洪工程体系薄弱环节建设,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推进节约用水和高效节水灌溉,开展水土保持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在综合方面,将努力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改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支撑手段,推进水利信息化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

  李坤刚说,未来10年是中国水利大发展的10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相关投入和项目也将大大增加。从整体上看,我们还有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中国也欢迎国外有兴趣的国际机构与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相信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节约用水技术与管理、污水处理技术与管理、山洪灾害防御等方面会有广泛合作前景。

  合作应当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李坤刚介绍说,会议现场好多位与会代表主动找来,表示他们有很好的产品,希望了解更多的合作可能,这说明他们很想参与中国的水利建设;而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这方面的愿望和需求,中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今后一段时间将大发展。

  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将进行第二期工程,而在这方面国外有好的产品和技术。另外,在污水处理方面,国外的技术也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城市在快速发展,用水量在增加,污水处理也必须跟上。此外,我国每年洪涝灾害中死亡人数三分之二与山洪灾害(包括滑坡和泥石流)有关,因此,我们在增强洪水的预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等方面都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

  不过,李坤刚也表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防汛抗旱减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最新的产品已经在中国得到应用,因此,国际合作应当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在合作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

  一个简单的例子,德国由于河流水位变化不大,地下水的水位高等原因,可以采用沙坝过滤的方式来进行饮用水取水前的第一道净化。这一设计理念很好,可以节约净化水的成本,但是不能简单照搬到中国。中国很多河流水位较高,如果在靠近堤坝的地方挖井取水,很可能会带来管涌等险情。(李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珊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