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南方低碳2011年度污染黑色榜 康菲石油居首

2011年12月23日 09:2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紫金矿业酮酸水泄漏汀江、韶关冶炼厂北江铊污染等去年的多个“污染门”还未从人们的心中抹去,又有一批企业前赴后继登上了本年度公众聚焦的环境安全事件的舞台。

  据环保部披露,近年来,重金属化工等领域的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182个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城市中,57%的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性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在能源与环境容量有限,城镇化与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环保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事件每年更如走马灯般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涉污企业的“块头”更有越来越大之势。

  南方绿色产业研究院的专家认为,这或许与我国仍处转型升级阵痛期有关,也与部分行业自律比较薄弱、环保监管执法尚未到位有关。在岁末年终之际,南方日报“南方低碳年度污染黑色榜”评审委员会,对2011年内媒体公开报道的近百起污染事件进行点评,从中选出10家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很坏、民愤极大的企业,构成“南方低碳2011年度污染黑色榜”。

  “年度污染黑色榜”是南方低碳的年度重头品牌之一,颁布的目的是希望为公众留纪念、为企业立警示,并希望作为媒体的一种向善鞭策,鼓励各个企业在新的一年里都绷紧绿色环保的“弦”,切勿因一时的大意,砸了自己的招牌。

  第1位

  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故罪魁

  ◎上榜理由

  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污染面积,涉污企业的影响力,康菲渤海漏油事故都毫无争议问鼎榜首。为什么绵延了近半年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结果?受损渔民们如“秋菊打官司”般一告再告的维权何时得以如愿……事件中的种种未解,暴露出我国污染处罚机制、损害索偿、处理时间等全方位落差,引起人们反思。

  ◎事件回顾

  早在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负责油田生产作业管理的康菲中国公司的报告,称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的海面发现不明来源的少量油膜带。但直到两个月后的7月5日,国家海洋局才召开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初步调查结果。油田周边海域有840平方公里海水水质由一类变为劣四类。其表示,漏油事故应该由作业者康菲中国承担所有责任,最高可对其罚款20万元。之后,康菲曾道歉,停产泄漏油田,也曾爆出回应央视记者称“骗你”的新闻。

  20万元也被舆论广泛质疑“处罚”太轻。不久,声称疑因漏油污染导致水产损失超过4亿元的沿海扇贝养殖户起诉索偿,环保NGO也给国家海洋局发函并拟提起公益诉讼。不过,迄今过去了近200天,油花依然此起彼伏,海洋污染面积从840平方公里扩大到6200平方公里。国家海洋局所判定的20万元人民币罚款迟迟未见结果,相关民事赔偿遥遥无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