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地炼”油荒如何缓解?

2012年04月11日 10:39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我国“地炼”(地方性炼油厂的简称)特别是以山东地炼为代表的炼油工业发展迅猛。据2009年统计的数据显示,地炼规模已达6000万吨,发展至今,炼油能力预估已突破1亿万吨。

  “与此同时,地炼发展最大的瓶颈也逐渐显现,那就是原料的短缺。”山东省燃料油协会副秘书长余羽华指出,进口燃料油作为加工原料是地炼原料的主渠道之一,随着供油方如俄罗斯、中东等发展深加工装置,收紧资源出口,供需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油荒”已成为山东地炼生存的最大威胁。据悉,山东地炼的开工率很少超过50%,甚至有时只有10%~20%。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山东地炼企业的油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计划内的配额原油,平均每家5万~8万吨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二是从国外进口的燃料油,也就是经过初次加工的重油;三是回收分散于主要油田核心区之外“散井”的原油。

  据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地炼一次加工能力约为8270万吨,占全国地炼的60%,西北地炼占13%,其余分散在东北、华南等地,不成规模。就整个中国炼化一次加工能力5.86亿吨来说,山东地炼占据了超14%的比例。国家计划的配额相对于地炼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山东地炼企业多年来都是依靠进口国外的燃料油来维持基本的生产。

  而在进口资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存,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地方炼油企业正在逐步“投靠”到国内石油巨头的羽翼之下。其结局不是被收购,就是被控股。

  在3大集团里,中海油在收购兼并地炼的动作比较频繁,引起的争议也很大。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高级工程师张胜军直言,“有人认为这是一条发展下游产业的路径,可以发展炼油业务、发展炼化业务,但是也有人认为终究不符合中海油的企业形象。”

  张胜军表示,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除非出现形势大的变化,中海油在兼并地炼方面不会有新的动作。

  而据媒体报道,山东地炼市场基本已经被国字号石油巨头瓜分完毕。壳牌、SK、BP等外企也不甘落后,抢占市场先机。在缓解地炼对于原料油的“饥渴症”的同时,国内炼油企业的格局也在加速洗牌中。

  (杨倩)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