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油价上涨之“中国责任论”站不住脚

2012年04月19日 09:13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很是闹腾。相关报道称,近10年,国际油价上涨十分迅猛。资料显示,2002年1月在伦敦上市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曾经只有19.15美元/桶,而到了2012年3月则上升到124.91美元/桶。同期,在纽约上市的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从19.69美元/桶上升到106.14美元/桶。不难看出,在这10年间,伦敦油价和纽约油价分别上涨了552.3%和439.1%。目前,国际油价虽然处于高位,但还不算是历史最高水平。事实上,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曾经达到147美元/桶。

  国际油价上涨,除了部分产油国和靠炒作石油赚了些钱的国际投行高兴之外,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乐不起来。不仅中国的老百姓对油价上涨颇有微词,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老百姓都对油价上涨表示出不满,印尼等国家的老百姓甚至还采取行动对油价上涨发出抗议。于是乎,国际社会的抱怨声乃至谩骂声便不绝于耳。而一不小心,中国成为国际上受到责难的“靶子”,认为正是由于来自中国的需求不断扩大才导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在国际油价暴涨的问题上,鼓吹“中国责任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对于中国在国际油价上涨过程中的角色判断一定要客观,既要看到中国因素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越来越大,又不能夸大中国因素对于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

  多因素致国际油价飙涨

  自1992年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以来,中国进口石油的规模越来越大。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进口原油2.538亿吨,比2001年增加321.2%。从进口价格来看,2001年到2011年,中国进口原油平均到岸价格由每吨193.6美元上升到每吨774.94美元,10年间进口原油的平均价格上涨了300.3%。不难看出,在国际石油市场一片“涨”声之中,中国进口石油的价格涨幅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并没有跟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起哄”,来自中国的进口需求反而对国际油价起到了“拖后腿”作用。

  其实,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才是导致国际油价长期走高的根本原因。

  此外,美国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一直以来对石油需求的增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为今天美国石油需求的存量。从现阶段国际石油市场来看,美国“贡献”的巨大需求体现在“存量”方面,而中国所“贡献”的需求对世界石油需求来说更多体现为较大规模的“增量”。遗憾的是,当今国际油价的变化恰恰对“增量”最为敏感,或许这也体现出了边际定价效应。

  国际油价上涨还有一些“临时工”性质的推手。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被称为“七姊妹”的西方石油公司垄断着国际石油价格,但“七姊妹”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基本上还属于“维稳”性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又成为国际油价新的推手,虽然也是“维稳”,但其角色定位基本上还是立足于限产保价。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性过剩,石油衍生品交易规模迅速膨胀,参与油价投机的国际投行更是唯恐油价不乱。其实,将国际油价的保障完全归咎于国际投行也不一定厚道,况且国际社会还有许多同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被过度波动的油价“拖下水”。

  实际上,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各种大宗商品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而国际投行的投机只不过是表象而已。对国际投行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炒作石油价格来说,“做多”是投机,“做空”也是投机,“高抛低吸”还是投机。这些投机手段国际投行都使用过,只不过近些年,其使用更多的是“做多”罢了。如果不查,人们都认为对油价的疯狂炒作完全是国际投行在兴风作浪,一查,根源原来在美联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0年全球金融资产价值与当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规模基本相当,而到了1993年、2003年和2007年,全球金融资产价值分别超过了全球GDP的2倍、3倍和4倍。

  综上,近些年,国际油价暴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因素合力所致,完全归结于“中国需求因素”既不公道,又不合理。实际上,除了石油之外,国际市场上许多大宗商品价格都在明显上涨,说明当今的油价上涨是一种共性问题,而不应该只认为是中国因素所导致。更广泛地看,即使对于今天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需求来说,也不能够简单断言美国没有贡献出“增量”,只不过这种“增量”更多体现在搞生物能源替代方面:一部分反映在油价上涨上,另一部分则反映在粮价上涨上。

  既然美国人总是讲“责任论”,如此看来,美国人是不是也应该为今天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给个说法?

  不回避中国的历史责任

  面对着节节攀升的国际油价走势,我们在坚持反对“中国责任论”这一谬论的同时,也丝毫不回避中国自己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而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最大的负责任就是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强化节能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缓解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例如,去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将未来5年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从8%下调至7%,在该规划公布的第二天,国际油价立刻出现明显下跌,这不正是体现出了中国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吗?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世界经济的复苏正处于关键时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稳定与否,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复苏成败。2011年11月,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结合。不难看出,稳定国际市场油价关系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单纯强调“中国责任论”,还是单独讲“美国责任论”都不客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为了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世界经济加快走上复苏轨道,为了扭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处的不公平地位,对于高高在上的国际石油价格,现在更需要发出的声音应当是“世界责任论”。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