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渝湘农村水电:改造小水电 带来“大”效益

2012年05月29日 09:51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家住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五一村67号的村民蔡显华,过去常常要去附近的缙云山上背柴禾来烧饭。“现在用上小水电,再也不用上山背柴了,一度电才4毛1分钱,省钱方便又安全。”

  走进蔡显华家的厨房,被闲置一旁的柴禾灶上方的墙壁熏得漆黑,另一侧放着电磁炉、电饭锅的新灶台后面的墙壁明显白净得多。

  受益的不只是蔡显华。记者日前在重庆、湖南两地采访中了解到,得益于国家正在实施的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许多和她一样的用电农户得到了更多实惠,从烧柴到用电,从“怕用电”到“想用电”。

  小水电发展迎来春天

  从蔡显华家到高滩水电站,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在这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电站里,两台1964年出厂的水轮机已是锈迹斑斑,渗漏严重。

  “机电设备老化严重,水能利用率低下,我们也想改造,但一台机组就要近20万元,实在拿不出钱。”高滩水力发电公司经理唐传锡一肚子苦水。

  纳入重庆市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程后,高滩水电站看到了改造的希望。唐传锡介绍,由财政补助购买的新发电机组,会在近期安装到位。“多亏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带来了春天。”

  改造后,高滩水电站装机容量由960千瓦增至2070千瓦,年增发电量约280万度,有望满足周边4个村1万多农民的用电需求,同时免除提灌站的提水电费。高滩水电站改造前后发生的变化,正是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介绍,国家去年启动的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程,涉及重庆、浙江、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六省(区、市),对1995年底前建成的单站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的733座农村水电站实施改造,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改造前装机容量86.7万千瓦、年发电量27.2亿度;改造后装机容量将达到114.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1.3亿度。目前,已有116座电站完成改造开始发电,投产装机12.8万千瓦。

  提高水能利用效率 消除安全隐患

  走进已经运行了近40年的株洲市酒埠江灌区网岭电站,记者看到,尽管在扩容改造中新更换了铸钢闸门,但运行室内的发电机组还是老式的皮带轮带动,能效损失严重。

  “由于设备陈旧老化,目前水能利用率只有65%,生产一度电要用水150立方米,同时线路老化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网岭电站副站长陈茂松介绍。

  同样受困于设备老化的还有位于网岭电站上游的酒埠江水电站。该站站长曾扬满介绍,“电站用的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老设备,部分零部件更换时都找不到生产厂家,比如一些螺栓都是我们做的。”

  对此,田中兴坦言,由于承担公益性任务较多、上网电价偏低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早期建设的农村水电站无力依靠自身积累进行改造升级,设备设施老化,能效逐年衰减,不仅大量浪费水能资源,影响河流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2011年,网岭电站被纳入湖南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单位后,对原有的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进行设计更新和改造。陈茂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改造完成后,网岭电站年发电量将从190万度增加到300万度,每度电耗水量减少60%。

  在水能效率提高的同时,电站安全效能也得到很大提升。陈茂松介绍,改造后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先进设备,实现远程操作和自动调控,能真正做到“无人值守,少人值班”,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探索小水电惠民新机制

  “以前用柴禾,烧一顿饭要个把小时,现在插上电饭煲就不用管了”。今年57岁的重庆市南川区安平村村民田茂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因为电费便宜,做饭全用上了电器,早上再也不用起早掏灶灰了,家务少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出去打工挣钱。

  田茂华家用的“便宜电”来自于村头的黄桷桥电站,电站完成改造后,村里35户村民每家一年可用2500度低价电,每月平均有200多度,每度电费2毛钱,超出限额部分电费按每度6毛收取。

  低价电带来的实惠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在进一步建立小水电长效惠民机制上,重庆市巴南区进行了新的探索。

  巴南区水利局局长潘富宏介绍,目前该区水利局和各改造电站签订了协议,约定电站改造完成投产后,每年从新增效益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到“巴南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惠民专户”(以下简称“惠民专户”)。

  以正在改造的玉滩电站为例,完成改造后,年新增发电量630万度,将从新增收益中按每度电提取3分钱,共拿出18.9万元缴纳到“惠民专户”。

  “专户资金的使用坚持‘民生优先’,重点解决村民饮水难、出行难的问题,要让国家财政投入小水电改造的资金发挥更大社会效益,真正造福当地农民。”潘富宏说道。本报记者 唐婷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