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垃圾分类并非显摆的“名片”

2012年05月30日 16:2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报载,广州市城管委通报未来几年垃圾处理的工作计划,公布计划很好,不过有文章标题称《垃圾分类要成为广州名片》,愚意以为该比喻不妥。

  垃圾分类是为了让城市居民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拿来向外人显摆。“名片”不“名片”,怎敌得过广州市民的切身感受?理想有时就像人的隐私之物,要有,但是不能总是拿出来证明你有,垃圾分类的理想也是一样。

  当今世界,就数日本人的垃圾分类做得最好,一些文章把日本人的文化优越性夸到天上去了。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情况正好颠倒过来。那时的广州人,粪便尿水卖给农民当肥料,厨余剩饭剩菜喂鸡,橘子皮放到窗台晾晒,牙膏皮存起来换麦芽糖,单位的报纸看完了带回家当手纸,路上烟头有人捡,不仅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而且亲自消化处理。而日本人在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之中,惨遭“痛痛病”、水俣病、四日市病折磨,罪魁是若干大财团。

  再往前一点说,18世纪的广东,人口与法国相当,平均身高、体重、热量摄入、寿命等等生活质量指标与法国不分高下,广东土地面积只有法国一半,森林破坏程度比法国低,通过外贸输入的资源也少,广东的秘诀何在?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研究发现,广东人的资源利用率比同时代的欧洲人高得多。生活相对精致的法国人都没法跟广东人比,粗放的英国人更不用说了。如果当时的西欧人早知道彭慕兰的成果,就跟中国人今天看东京差不多。

  广州人面临的问题和日本人曾经遇到的一样,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走了弯路。日本幸运的是既得利益集团没有阻碍历史进程,经过低烈度的庶民运动、集体诉讼和议会立法,1970年代以后再也没发生过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然后国民自发地搞起了垃圾分类运动。

  不巧的是,我们这边不仅环境被既得利益集团污染,而且环境治理也被利益集团染指。权力等于责任,企图令“不负责任”市民劳心劳力搞分类那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每个垃圾箱上安装监控头?呵呵,种种事实证明,监控头是很容易“损坏”的。

  以广州人对美食那股举世无双的执着劲头,一定会给自己找到最合“心水”的应对之策,但那是在既得利益集团退出对环境治理的觊觎之后,可惜,这在公布的计划中看不到。

  余以为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