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生物质能源升温 非粮乙醇将成重点

2012年06月01日 08: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上海证券报》援引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处长李宏的话称,《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正等待国务院最后的讨论。报道引发市场对我国“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亦即将出台的预期迅速升温,A股市场不少相关概念个股“闻机起舞”。

  事实上,去年12月,我国就公布了“国家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草案)”,并提出,到2015年,我国非粮乙醇年产量目标为350万吨,是2011年产量的7倍多。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的突出,非粮乙醇将成为我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重点。

  “十二五”开发非粮乙醇关键技术

  早在去年11月份,我国即将发布“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的消息便不胫而走。根据媒体当时的报道,中国“十二五”期间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3000万千瓦,在2010年底550万千瓦的基础上分别增长1.36倍和4.45倍。

  2011年12月5日,《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在这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中,生物质能源被列为新能源技术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中,“开发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丁醇等液体燃料及适应多种非粮原料的先进生物燃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实施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工程示范,开发农业废弃物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其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进行日产5000-10000立方米生物燃气规模化示范应用”被写进“2015年能源科技发展目标”。

  申银万国分析师赵金厚称,与传统粮食乙醇相比,非粮乙醇(主要包括木薯乙醇和纤维素乙醇)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以及碳排放量少等特点。随着国内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的突出,非粮乙醇将成为我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重点。

  据悉,生物质能源也是科技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生物产业的发展重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蒋剑春指出,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实现碳循环,并能以气、液、固三种燃料形态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赵金厚认为,“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将推进非粮乙醇行业快速发展。

  尽管有关生物质能源的“十二五”规划尚未正式公布,但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正式批复同意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生物质能源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化石能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各国热衷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有其必然性,以中国为例,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5月23日在出席“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时表示,我国能源结构亟待优化,利用效率较低的煤炭比重达7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40个百分点。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早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日本和印度分别制订了“阳光计划”及“绿色能源工程计划”,美国此前亦提出从2001年至2010年,燃料乙醇占运输燃料总量比重由0.5%提高到4%的规划。

  据有关研究,第1代燃料乙醇由玉米、小麦发酵制取,工艺简单成熟,可减少碳排放10%-20%,但因为与人畜争粮,资源非常有限;第1.5代非粮燃料乙醇由木薯、红薯、甜高粱等制取,可减少碳排放量20%-50%,虽然工艺相对成熟,亦受制于与粮林争地。

  目前,市场比较看好的是第2代非粮乙醇,又称纤维素乙醇,原料主要是农产品废弃物、林产废弃物,可减少碳排放量50%-70%,且不与人畜争粮、不与粮林争地,但遗憾的是,其技术尚未成熟和普及。

  环顾全球,生物质发电技术向与高附加值生物质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多联产方向发展;生物燃气技术向多元原料共发酵方向发展;燃料乙醇技术向原料多元化发展;生物柴油技术向以产油微藻及燃料油植物资源为原料的方向发展;混烧生物质比例达到20%的600MW级发电机组已成功应用。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显示,中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都已逐步实现了产业化,单厂最大规模分别达到25MW和5MW;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正在起步应用;生物柴油技术已进入产业示范阶段;大中型治气工程工艺技术已日趋成熟。

  不过,毋庸讳言,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它所带给我们的,除了机遇,还有很多的挑战。  ●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