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光热产业即将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梦想(3)

2012年06月01日 17:08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借势洗牌

  对于国内的光热企业来说,城市市场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新的增量。

  在过去的2011年,光热产业遭遇了一场低谷:全国真空管和平板热水器的产品增速,创下十年最低纪录,仅为15%。

  家电下乡政策推出已经有四年时间,其对行业的拉动效应正日益减弱。自2011年12月起,山东、四川、河南、青岛等三省一市,家电下乡政策已经如期退出,农村市场的增长潜力进入了瓶颈期。而城市市场的拓展,也只是开了一个头。

  企业也意识到政策总有退潮的一天。作为光热产业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日出东方在其招股说明书的“重大事项提示”中,也已明确此类风险:“如果家电下乡政策被取消,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太阳能电热水器的发展速度。”

  与光伏产业技术、市场两头在外相比,光热产业则属于典型的内需型产业,国内企业不仅掌握了太阳能转化中低温热水的核心技术,而且整个产业的市场都几乎在国内。在过去的数年,这个行业几乎没有受到来自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

  但是,与光伏产业一样,光热产业也有一定的政策敏感性。

  “你看看西部地区,光热资源很好,但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并不高。”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太阳能热利用还存在广大市场空间,但是这一行业的扩张速度,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政府推动。

  光热产业也仍处于混战之中。

  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日出东方公司,占全行业的整体市场份额不足8%。截至201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厂家,大大小小不下2800家,但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只有20家左右,95%以上的厂家大都是购买零部件组装的小作坊。

  海通证券家电分析师张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光热产业基本上还不能说是一个主流行业,日出东方上市发行时的资本市场给予的20倍市盈率的高溢价,主要是看中了光热产业的消费市场前景,而非高科技特征。

  尽管行业的集中度偏低,但是自去年底以来,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中小企业产能过剩,大企业却面临产能缺口。日出东方的上市,很快就要带动光热企业,新一轮的扩张浪潮。

  大企业已经开始跑马圈地。来自山东的皇明太阳能计划在全国的主要城市盖一座“蔚来城”,把太阳能热利用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太阳雨加速在全国的七大产业链的建设;山东力诺瑞特则把工厂开到了上海。据《中国新闻周刊》获悉,包括皇明、力诺瑞特等公司亦有上市融资计划。

  “进入城市后,与大的开发商合作,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厂商就有品牌、资质的要求。”四季沐歌总裁李骏说,如果城市市场能够培育起来,大的企业就会加速扩张,最近三到五年内,行业大洗牌在所难免。 ★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