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春开始实行阶梯电价 特殊情况可办理分表业务

2012年07月05日 15:24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0)

  我省自2012年7月1日起已实行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政策。什么是“阶梯电价”?我省阶梯电价的分档电量标准及价格水平是什么?4日,就市民关注的“阶梯电价”相关问题,长春供电公司召开了居民生活阶梯电价新闻通气会。

  啥是阶梯电价?

  “阶梯电价”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低阶梯月均用电量少,电价较低;高阶梯月均用电量高,电价也更高。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每千瓦时电价逐级递增。这种电价因照顾到低收入人群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用电需求,又被俗称为“穷人电价”。

  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对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省阶梯电价分三档

  据介绍,我省采取按年用电量为计价周期划分档次试行阶梯电价。第一档为年用电量2040度以内(月用电量170度以内),保持现行电价标准不变,执行电价标准每度0.525元;第二档为年用电2041度—3120度之间的电量(月用电171度—260度之间电量),按国家规定“第二档电价提价标准每度不低于0.05元”,我省按低限每度提价0.05元安排,执行电价标准每度0.575元;第三档为年用电量3121度(月用电量261度)以上,提价标准每度0.30元,执行电价标准每度0.825元。

  我省阶梯电价电费咋结算?

  阶梯电价电费采取先按月分档预结算,再按年清算,不进行跨年结算的原则,即以月分档电量标准计收月预算电费,以年度为周期的用电量标准重新计算实际应收电费,清算时以实际应收电费为准对本年度月预算电费进行退补。由于调价、新装、销户等原因,用电不足一年的,按月分档电量标准乘以实际用电月数计算。

  居民阶梯电量电费咋计算?

  A:月度计算方式:

  月总用电量=月第一档用电量+月第二档用电量+月第三档用电量。

  月基础电费=月总用电量×第一档电价

  月第二档递增电费=月第二档用电量×第二档提价标准

  月第三档递增电费=月第三档用电量×第三档提价标准

  月总电费=月基础电费+月第二档递增电费+月第三档递增电费

  (第二档提价标准为0.05元/度;第三档提价标准为0.30元/度)

  B:年度计算方式:

  年总用电量=年第一档用电量+年第二档用电量+年第三档用电量。

  年基础电费=年总用电量×第一档电价

  年第二档递增电费=年第二档用电量×第二档提价标准

  年第三档递增电费=年第三档用电量×第三档提价标准

  年总电费=年基础电费+年第二档递增电费+年第三档递增电费

  清算退补电费=年总电费-∑年度各月总电费

  对城乡“低保户”有补贴

  据介绍,本次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后,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每户给予10度/月(120度/年)免费电量。采取“先收后返”的方式实施,即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先行正常交电费,再由供电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户数,计算免费电量金额,并将其上交省财政部门,再由省财政部门拨付给民政部门,随同低保金和五保供养经费的发放,一并返还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

  特殊情况可办理分表业务

  在受理居民客户用电申请时,原则上以住宅为单位,一个房产证明对应的住宅为一“户”,没有房产证明的,以居民客户安装的电能表为单位。对一“户”内,固定居住人口在5人以上且年度月平均用电量在260度以上的用户,可提出申请办理分表业务(费用自负),办理分表业务时需提供房产证明、户口本、社区委员会证明。

  因历史原因(未实施“一户一表”改造)而形成的两户及以上共用一块电能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和居民楼道灯、居民电梯等用电暂不实行阶梯电价,电价按居民电价平均提价水平调整,每度提高1.74分钱,即每度0.5424元(1千伏以下)。

  电采暖用户的电价咋算?

  对于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已采用电锅炉或电地热采暖的居民用户,在非取暖期内(每年5月至10月)用电执行居民阶梯电价;采暖期用电价格,待吉林省物价局出台文件明确后,按规定价格执行。

  长春供电公司副总经济师郭福中说, 居民对于“阶梯电价”不用太紧张,只要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尤其是加强对家用电器性能的了解,适当减少用电的发生,掌握基础的用电知识,“阶梯电价”就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过多影响。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