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探访济南汽车环检 年审比过去多花45元

2012年09月20日 11:17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王佳声 报道

  ▲9月3日,在济南清源机动车检验有限公司,一辆汽车正在接受环检。

  ■今起正式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管理制

  ■一辆车线上检测时间为195秒

  ■年审比过去多花45元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李早

  自9月20日起,济南将正式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管理制,未从环保部门领取“黄绿标”的机动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记者了解到,在此前试运行期间,济南市环保局已核发1.6万余张机动车环标。

  195秒完成检测

  9月3日,在清源机动车检验有限公司,在环保检测大厅录入车辆信息后,私家车主王先生把车开到了尾气检测通道前。工作人员示意王先生下车,然后由其把车开到了检测设备“底盘测功机”上。

  从空挡到挂挡,从一挡到二挡,只见车轮在设备上转动,时而快时而慢,来模拟汽车行驶中的状态。与此此时,汽车尾气全部被一根大管子吸进了一个叫做“流量计”的仪器。最终,废气进入控制室的“五气分析仪”,通过这个设备分析被测车辆排出的碳氢化物、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的含量。

  检测结束后,电脑打印出了这辆车的排污具体数值。结果显示,王先生的车一氧化碳排放量为0.27g/km,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为0.03g/km,两项指标分别低于9.2g/km和3.3g/km的限值,符合绿标标准。

  “一辆车的线上检测时间为195秒,算上登录车辆信息的时间,完成一辆车的尾气检测需要3至5分钟。如果不考虑排队时间的话,车主8分钟就可领到环标。”据该检测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从8月8日至今,他们已经为1700多辆汽车进行了免费尾气检测,达标率在90%以上,通过检测的车辆都贴上了环保部门核发的环保标志。

  动态过程的“心电图”

  一些车主在现场提出疑问:以前汽车年检也要进行尾气检测,为什么现在要专门设立环检环节进行尾气检测呢?有什么不同吗?

  “通过环检给机动车贴标的方式,能正确区分高排放车辆,加速淘汰黄标车和‘黑尾车’,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济南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秦立华解释说,根据2010年对PM2.5的研究发现,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率达到21.5%,是首要贡献源。特别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高度在0.3米至2米间,正处于人体呼吸范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以前年检时,检测尾气用的是怠速检测法,这是在汽车发动机无负荷运转状态下的检测方法,不能对氮氧化物进行监控,存在一定局限性,检测的数值并不很准确。”济南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孟克非介绍说,新的环检采用的是简易瞬态工况法,就是模拟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1.013公里,从启动到低速再到高速行驶的过程,最高时速得达到50公里,这样检测的尾气污染物数值更加准确。

  “打个比方,原来的方法测出的是某一时刻的心跳强度,现在的方法测出的是一个动态过程的心电图。”孟克非说。

  年审多花45元

  按照最新公布的济南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收费标准,大部分燃烧汽油的5座小轿车及7座商务车检验一次交纳55元。对于大客车、大货车,收费标准为30元/车次。低速农用三轮车和出租车,分别按20元/车次、27.5元/车次收取。

  很多细心的车主发现,同是尾气检测费,均要比以前汽车年检时收取的10元的尾气检测费要高。私家车通过年审,要比过去多花45元。

  对此,济南市物价局行政事业收费处处长姚进表示,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收费属于经营性收费,不同于以前机动车进行年检时收取的行政事业收费。

  孟克非解释说,尾气检验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行,环保检验机构资质的核准主要采取社会招投标形式来运作,实施资质许可,以此摆脱部门利益。因为方法更为科学,设备更为先进,检测更为专业,所以收费也就要高一点。另外,为保持独立性,检验机构也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或参与经营与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有关的维修业务。

  据介绍,目前济南市共有10家环检机构取得了省环保厅的资质认可,每个县(市)区各有1家,除章丘市、济阳县环检机构是与安检机构毗邻建设外,其他环检机构均依托安检机构建设,可最大限度方便广大车主。另外还有2家环检机构已通过省环保厅的现场验收,现正在公示期,有望于9月20日前取得资质。

  记者了解到,在此前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核发试运行期间,济南市环保局已核发1.6万余张机动车环保标志。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