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国环境管理模式滞后 将实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

2012年12月05日 1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持续大雾致使北京空气质量污染,市民出行多以口罩掩面。资料图,中新社发 安源 摄  

  中新网能12月5日电 环保部5日正式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而当前的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滞后,已难以适应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中新网频道从规划中获悉,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要求。而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需要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建立地方之间的联动机制。但是按照我国现行的管理体系和法规,地方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采取的措施以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为目标,各个城市“各自为战”难以解决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

  另外,当前我国.污染控制对象相对单一。长期以来,我国未建立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的多污染物综合控制体系。从污染控制因子来看,污染控制重点主要为二氧化硫和工业烟粉尘,对细颗粒物和臭氧影响较大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薄弱。从污染控制范围来看,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大点源,对扬尘等面源污染和低速汽车等移动源污染控制重视不够。

  我国环境监测、统计基础也相对薄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不全,大多数城市没有开展臭氧、细颗粒物的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薄弱,无法全面反映当前大气污染状况。现行法规标准体系也不完善,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要求,缺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体系,城市扬尘综合管理制度不健全,车用燃油标准远滞后于机动车排放标准。

  为此,《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到2015年,力争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要分别下降12%、13%、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中新网能源频道)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