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津冀区域PM2.5"十二五"期间年均将降6%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06日 09:0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历时两年,重点区域的范围由最初的三区六群扩展到三区十群,《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规划》(原名)昨天正式出台。“考虑到《规划》中还有其他措施,所以去掉了联防联控4个字。”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解释,但联防联控是《规划》的亮点,贯穿始终。

  由环保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制定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针对二氧化硫、PM10、PM2.5等多项污染物实施综合控制,首提将联防联控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推进区域各城市间的联防联控。

  针对公众最关心的PM2.5,《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各区域的治理目标:到2015年,重点区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5%,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区域的要求更高,要求年均浓度下降6%。

  ■目标

  北京PM2.5控制目标最高

  重点区域共13个,“三区”即“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十群”即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涉及19个省(区、市),117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面积132.56万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这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区域的PM2.5因复合型污染更为严重,要求到2015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6%。

  在19省(区、市)的PM2.5的控制目标中,北京目标最高。以2010年为基数,到2015年各地PM2.5年均下降的比例,北京达15%,而其余地区控制目标均未达到两位数。

  “这应是北京的主动为之,北京的大气污染压力大、决心也大,所以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通过的《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中,提出下降15%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2020年相较2010年下降30%,2030年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

  ■举措

  三措施严卡高污染项目上马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中国环境质量的最终改善,还是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结构转变不过来,大气环境质量不会有根本改善。”赵华林说,因此《规划》特别重视产业结构问题。

  对于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高污染项目,在三区十群中将受到严格限制。赵华林介绍,首先,环保部门会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前置条件,必须在排放量总量控制前提下,才能够审批项目;其次,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能源可以增加,但燃煤总量不能增加,可以增加清洁能源;此外,新建项目实行区域内“现役源倍量削减替代”。“也就是说,你要上新项目的前提,是新项目每排放1吨污染物,老项目须减少2吨污染物排放才允许上新项目。”赵华林说,这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如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上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要同时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就不太可能。这些举措必将有助于结构调整,有助于转变生产方式。

  “十二五”期间,重点区域还将实施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黄标车淘汰等8类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需求约3500亿元。

  ■亮点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贯穿始终

  “本《规划》实际就是联防联控的规划,但考虑到《规划》还有其他措施,所以去掉了‘联防联控’四个字,但这个《规划》贯穿始终的,或者说亮点,就是联防联控。”

  赵华林说,中国发展到今天,按行政区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已经不明显。过去东城区冒烟,把东城区烟囱管住,东城区就好了;西城区冒烟,把西城区烟囱管住,西城区就好了。PM2.5不行,PM2.5属复合型污染,是流动的,不仅北京自己要管好,周边也得一起治理,北京空气质量才能好。具体而言,区域联防联控就是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实现区域的“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和统一协调”的五个统一。

  为推动各省(区、市)迅速有效的“联动”,《规划》提出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会议制度、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区域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等五项创新机制。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甘宁等跨省区域,成立由环保部牵头、区域内各级政府领导参加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其他的城市群成立由主管的省级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保障

  各城市要制定“达标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我认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就是建设美丽中国最直接的措施。大家想想,美丽中国,最直接的或者说最明显的就是大气的美丽、美丽的天空,否则其他都美丽了,大气不美丽,你看不着啊。”赵华林说,“美丽的天空是美丽中国的基础,所以我们削减PM2.5,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大气透明度,让大家看着蓝蓝的天,就更加感受祖国的美好。”

  为实现《规划》中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环保部将开展“城市达标管理”。据了解,在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11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82%的城市不能达到新国标的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对于这些不达标的城市,《规划》要求,各城市要根据超标程度,提出分期分批限期达标的要求。

  “要明确,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达标。”赵华林表示,以指标中最难的一项PM2.5为例,环保部门划了几条线。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5%-10%,在这个规划期间(2015年底前)就得达标了。超过10%-30%,可能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标;超过30%以上的,要用15年到20年的时间。

  此外,达标规划还要在国务院、环保部或者省里备案。“不能说一推50年以后了。”赵华林表示,对于没有达标的城市,可以授权其采用更严格的物质治理措施,使其按期实现达标。根据此前北京市政府通过的《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北京的PM2.5将在2030年实现达标。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